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3-04-12 15:22:00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素质教育的口号深入人心.但是教学中陈旧的、急功近利的因素至今仍大量存在。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本文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为依托,探索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研究。

  1引言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本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全盘讲授是教学的唯一方法.量化评分是评价的唯一手段;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用脑、轻动手。重记忆、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教学中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品质难以形成:学生缺少自主学习时间和自主思维的空问.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足够的开发和培养。

  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帮助教师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更好地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品质和能力。

  笔者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切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创新教学模式提出了构想: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挥.主动创新,使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加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

  2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始终。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方法的制定等,都应体现出创新的特征.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2.1基本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教育理念为理论支持.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技术,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教学环境。

  2.2教学目标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中.教学不再处于知识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这一状态中,而应是在创新教育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由知识、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构成。

  (1)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将计算机作为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工具,为计算机知识的后继学习打基础。
(2)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更加深刻,学习兴趣增强,养成在课堂学习中交流、讨论的习惯。形成合作、探究的精神.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及师生关系。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2.3教学策略

  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是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情况.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对课堂教学的程序以及方法进行适当调节和控制操作.以逐步实现创新教学目标.并向创新教育目标迈进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深知.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的许多方面,出发点不同。教学策略也就不同。笔者遵循以指导学生自主活动.增强教学的情境性.坚持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的探索性为中心的原则,制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3.1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现代学习理论表明.学习过程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变化和完善的过程.认知结构是决定学习的关键和直接因素。认知结构具有差异性、整体性、层次性、发展性和能动性.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很强.以数的进制转换这部分内容为例.学生在形成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规则的认知结构后,才可能顺利地掌握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所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重视分析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2.3.2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教学艺术。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各高校基本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主要采用讲授法.往往是教师一言堂.不注重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新知”.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的互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们大多意识到这一教学方法不利于知识的学习。

  更加不利于自身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环节之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十分重视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与巩固我们应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采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愿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另外。要依据多方面条件,使各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

  2.3.3灵活高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内容很广泛.它既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包括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用现代化设备改造的实验室、图书馆和专用教室等。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促使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物质保证。许多教学实验证明:现代教学手段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对有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部分高校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反映只是某些课程偶尔用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缺失对于教学的影响.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如果没有计算机设备.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如在Wind0ws的资源管理器中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借助了计算机的操作,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认识到这一优越性的同时.我们还要将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组合.以适合不同主题的教学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等创设理想的环境。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应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

  2.3.4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

  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对于创新品质的形成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无论在什么教学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并应帮助学生促进其发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在主动探究、交流讨论及与同学的积极合作过程中发展自我。

  2.3,5指导学生主动探究

  指导探究的策略.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来探究新知.使学生在自探互研中自主创新学习的策略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参与探究活动的基本心理特征,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同时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问。

  2.3.6注重情感交流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理解、尊重和信赖学生。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能让其自由提出意见,发表见解,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而且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新,相信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3.7给予及时的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并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认知技能的不足.为其提供反馈信息.使学生能够及时加以调节改进,促进学生的认知技能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回收反馈信息.还要在教学的始终提供各种反馈信息针对课堂反馈的信息。及时、灵活地运用调节手段.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3结语

  大力提倡和推行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更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创新的教育和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面临的首要课题,也是教育界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本文对创新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