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及完善

时间:2023-04-12 15:22:00

当代大学生就业主要是通过就业市场来实现,然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大市场的一部分,其运行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同时也具有与其他劳动力市场不同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市场

  广义上的(就业市场)己称劳动力市场,它通过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市场组织者的有序管理,的宏观调控,承载着对全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功能,同消费品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类市场有机结合而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狭义上的就业市场仅指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提供就业选择的人才市场,从而区分针对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一般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在人才市场就业,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初次就业的特点又从人才市场中划分出了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

  1.1萌芽状态
  建国初期,我国采用计划就业政策,没有就业市场的概念。通过牺牲效率强迫单位吸纳就业人口,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劳动力是不允许自由流动的。对大学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的就业政策。如:195l午发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分配”。这些规定逐步确立了我国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才发生了重大变化。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对计划内招收的毕业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政策。由此国家给了高校部分自主权,学校开始参与制定毕业生分配计划。1986年原国家教委根据精神,制定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1989年由国务院批准执行。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逐步把竞争机制正确地引入高等教育,通过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这一重要环节,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改革的目的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1988年4月,北京数所高校首次在天坛公园举办大型供需见面和信息交流活动,这次活动虽然不具有直接招聘功能,由于有毕业生参加,已经有了“双向选择”的意味,显现出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最初形态。
  
  1.2基本形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标志着我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开始。原国家教委《关于l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并轨”后所招毕业生,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自主择业,至2000年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l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到2000年左右,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由学校和有关部门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同时,自2000年起,教育部将建国以来一直使用的毕业生就业“派遣证”改为“报到证”,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派遣”就业制度的结束,开始进入市场化的轨道。
  根据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从90年代开始,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就业市场以现场招聘会的形式出现,举办方主要是高校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及各级人才市场。这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式比较单调,主要就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选招聘会。主办方一味求大求全,有时太注重规模效应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各地就业市场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彼此没有太多的联系,形不成市场体系。部分高校还沉浸在传统毕业生分配思想当中,没有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

  1.3快速发展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文件指出,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在毕业生流动、就业渠道、就业市场秩序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这意味着,今后毕业生就业将以主要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培育和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成了当务之急。同时,高校扩招致使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参与就业市场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经过前一时期的摸索,大学生就业市场开始向专业化、小型化、经常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以行业特点来区分的招聘会,如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外语类、师范教育类招聘会。北京地区出现了固定场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从而使以往的季节性、集中两三个月时间的毕业生双选会,变成了经常性活动。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常年举办小规模的专题招聘会,使毕业生不再盲目参加招聘会,提高了就业效率。各高校之问、高校与人才之间开始横向联合。如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东北地区20余家高校成立了“东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形成群体优势,共同举办招聘会,推荐毕业生。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市教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基层教育系统就业双选会。
网络招聘有了巨大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网站,及时上传毕业生信息供用人单位检索,提供最新的招聘信息给毕业生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和人才市场利用网络开展招聘会。网上招聘会不再受场地、距离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用人单位、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彼此及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联网变得非常容易。多媒体简历、远程面试系统得开发,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企业、人才中介等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建立校企实习基地、就业培训、毕业生招聘会等方式,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来,成为市场中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遵守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构成要素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规则、交易条件等基本因素。交易主体指参与劳动力交换的买卖双方,一方是大学毕业生,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交易客体是大学毕业生的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合;交易规则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指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这方面的规定以及道德和社会习惯;交易条件是双方最终达成的就业的协议,包括工资待遇,工作岗位、工作条件、工作期限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主要由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个要素构成。

  2.1价格机制
  在就业市场中,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主要指工资收入。价格机制是工资收入变动对就业竞争和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它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的导向作用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价格机制的运行是价格、竞争、供求、价格之间的循环往复运动。大学生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可以分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供给价格是用人单位的群体工资水平,需求价格是毕业的收入要求决定供给价格与决定需求价格的因素是完全不一样的。供给价格的形成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需求价格由毕业生满足自身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决定。
  就业市场价格机制的内容是,工资提高,单位的用人需求减少,竞聘的毕业生增多;工资减少,单位用人需求增加,竟聘的毕业生减少。但工资水平的变动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从某个行业或个别单位来看,工资的高低直接决定愿意在该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但就业市场供给总数不变,并不会因为工资降低而使毕业生就业人数减少,所以价格机制只是在局部市场发生作用此外,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工资收入,还包括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发展机会、个人兴趣、行业预期、职业稳定、单位地域等多种因素。工资收入虽然由就业市场来主导,但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各地往往都有最低工资和保险福利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2.2竞争机制
  竞争包括毕业生与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和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毕业生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以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用人单位提高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来吸引优秀的毕业生为其工作。竞争是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活动,本质是争利。竞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实现人职匹配,达到社会人力资源在各个就业岗位的最佳配置。
  竞争机制是通过竞争、供求、价格、竞争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有效的竞争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公平的环境、充分的竞争、有序的竞争。公平的环境就是要求国家在制订法律、法规、规章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所有市场主体,为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提供同样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同时,在人员流动、就业选择、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毕业生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保证毕业生的权益不受侵害、竞聘过程公正透明、竟聘结果真实有效。充分的竞争就是消除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壁垒和障碍,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权力过大,使市场主体进行双向选择的时候充分发挥自由意志。有序的竞争是指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应该在既定规则范围内进行,杜绝贿赂、任人唯亲等不正当现象,打击买卖用人指标、留京户口等违法行为。

  2.3供求机制
  供,指的是每年要求就业的毕业生总数,求,指的是单位用人需求。供求机制,简单的说,就是毕业生数量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的变动对工资水平变动和人才竞争状况的影响。供求机制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供求的循环往复运动来实现的。
  供求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近几年,由于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而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无太大变化,致使大学毕业生初次入职的工资水平连续下跌,甚至部分已经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重叠。也造成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能用本科的要硕士,能用硕士的要博士,这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供求失衡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竞争的自热化,如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岗位的报名人数动辄上千;招聘会上常常是上百人争抢一个就业机会。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三者互为条件、互相制约,又各自独立地发生作用,共同推动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转。
 

3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特点

  与其他劳动力市场相比,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3.1集中性
  大学生毕业的时间比较集中,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份,因此签就业协议的时间也多集中在毕业前的半年时间里。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全国500多万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各地区针对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都异常火爆,经常出现摩肩接踵,非凡拥挤的场面。这种大规模、大批量的集中就业,与一般的人才市场和次级劳动力市场自由的、零散的个人择业形成鲜明对比。

  3.2广泛性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每年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的人才。无论是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把接收高校毕业生作为补充新鲜血液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径。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毕业生的问题,更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国家所有的单位和组织机构都参与其中。

  3.3初次性
  尽管人学毕业生是高层次的人才,但大多是刚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要胜任一项工作还需要一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部分用人单位也会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岗前培训帮助毕业生迅速掌握工作技能。

  3.4政策性
  正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大事,各级有关部门都制订了配套措施,来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我国独有的人事户籍制度,也使得就业市场主体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制约。这些政策上的限制,是我们现行就、市场运转的依据,同时也为人学生就业的完全市场化设置了壁垒。

  3.5失衡性
  现阶段,人口的增长使社会总劳动人口的供给已经大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也超过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造成了火学生就业市场的总革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一般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部分融合,一部分大学生逐步向一般劳动力市场转移,从事一些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这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在当今市场经济发达的其他国家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4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

  我国的大学生就、市场已经步入r快速发展的时期,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宏观调控、市场法律规范建设等。
  (1)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我国足一个正在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事十部管理制度仍然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受限于户籍、干部指标等人为制度原因而不能自由选择,用人单位也由于用人制度的不同而导致市场地位的不平等,这些差异割裂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统一性。要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打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由双向选择的壁垒,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市场主体的真正双向选择。
  (2)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功能缺陷。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把大学毕业生配置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完全的市场行为必然导致市场失控。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使各地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公共资源和个人发展空间有很大差异。大学生都选择在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大城市就业,宁可在大城市从事完全不能发挥专长的工作,也不愿意去中西部和基层。这就造成了局部就业市场的严重供需失衡。要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缩小区域发展差异,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全社会人才的合理配置。
  (3)加强法律规范建设,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就业市场上的单位良莠不齐,有的在人事管理上相当不规范,有的打着招聘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大学毕业生涉世不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损害了自身利益。有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对用人单位进行把关,把扰乱市场秩序的单位坚决剔除出去。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对市场活动过程进行规范,保护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