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浅谈数字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3-04-12 15:22:00

阐述了大学图书馆环境的改变以及大学图书馆信息化现状,提出了数字环境下大学图书馆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学术资源的流通方式,传统的大学图书馆正在向以网络及印刷媒体的收集、整理及资源分配的混合型大学图书馆转变。由于信息技术的采用,传统的大学图书馆不仅需要在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转变,也需要一个新的评价模式来反映这一转变。

  信息技术下图书馆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显著的改变,同时也引起了诸多图书馆工作者及理论界的注意。徐婧(2006)根据数字图书馆的五大模块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对数字图书馆的综合评价方法;黄连庆(2000)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常铁英、胡晓雯(2006)通过对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涮查分析,揭示了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的现状、存在问题,预测了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构建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平台的一些建议;陈建勋(2006)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等6个馆为样本,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网络服务的现状进行涮查分析,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服务提出了几点看法;陈广正(2005)对图书馆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认为图书馆绩效评价要衡量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评价的核心是资源的利用率与利用效率。

  上述文献对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进行了很好的研究,但从指标体系的角度对在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拟从分析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出发,建立一套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

  1 大学图书馆环境的改变

  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多方面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引进,图书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包括网络在内的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图书馆运营模式。虽然图书馆界一直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其主要的人力、物力不得不投入到文献采访、分编、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图书馆的工作主要还是以文献为中心。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户可在网络环境中,不受时空限制,随心所欲地获取所需信息。而同时图书馆的信息产品也极易电子化、数字化,从而有利于进行网络传播,所以只有网络型的图书馆才能真正地把馆藏文献信息进行提炼、汇总,以信息组合的方式提供给读者,真正地方便读者,使图书馆的工作真正实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以读者为中心。同时由于汁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工作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即信息获取环境的改变、教育环境的改变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具体情况见表l。

  大学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影响到内部环境的变化,内部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3种,即收集媒体的变化、工作环境的变化、服务环境的变化,具体情况见表2。

  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对于冈书馆的评价方法并不能准确地评价在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的全部工作。因此,在分析大学罔书馆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应引入新的砰价方法。

       

  2 大学图书馆信息化现状

  S.Sutton(1996)提出了4种类型的图书馆,即传统的图书馆、完全自动化的图书馆、混合式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并且认为,图书馆作为一个物理的存在实体应该向数字存在实体转变。目前而言,我国大学网书馆基本上是传统的图书馆与提供数字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的混合形式,其明显的进步在于使得传统图书馆的界限模糊化。读者可以通过本校图书馆的网络服务方便地访问外校图书馆资源。另外,在混合形式的网书馆中,资源的存储方式可以是印刷体,也可以是电子资源的形式,由于存储方式的多样性,图书馆的服务也随之向多样性的方向转变。由于这一转变是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下产生的,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在转型期问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2.1信息资源网络建设重硬件轻软件

  在数字世界里,用户获取信息的速度与总量和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有极大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如果图书馆对数字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够科学.读者即使有了可以使用国际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和相应的存取手段,也并不一定能很方便地检索利用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而目前的实际是,我国图书馆界及学情报学界对网络信息资源、刚户行为及信息加工手段等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应有功能的发挥。

  2.2网络服务没有与图书馆其他服务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大多数是这样一种模式:开辟专室设置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终端,读者自由利用。而在为用户搭建互动交换平台、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台、开设网上课堂、进行州户培训等方面做得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把网络信息资源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结合起来,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和图书馆读者服务及参考咨询服务结合起来。
2.3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服务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既有专业知识义擅长计箅机操作或精通外语的“双料”人才还不多,人才的短缺制约了网络信息服务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同时,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相对较低,这不可避免地对馆员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产生负面影响。加上近年来继续教育强度不够,人才政策不得力等导致图书馆人员的总体素质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给我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

  3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上所述,信息社会下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涉及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因此,其评价过程应通过构建全面合理的指标化体系,运用科学、综合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同时由于同样的原因,大学图书馆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遵循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具体来说,整体性原则是强测对资源的整体评估,因为各方面的指标体系不是孤立的、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的体系;准确性原则是指指标含义、统汁界限等要有明确定义,数据要准确;代表性原则是指指标的选取应有较强的代表性;可比性原则是指指标在时间、范围上的可比性。

  根据上述原则与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特点,本文从图书馆的个性化水平、数字资源的收集水平、数字资源的管理水平、数字资源的使用环境、数字资源的共享水平、服务水平及经费预算等方面构建了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情况见表3。

         

  4 结语

  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因此,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科学地对图书馆的建设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图书馆的个性化水平、数字资源的收集水平、数字资源的管理水平、数字资源的使用环境、数字资源的共享水平、服务水平及经费预算等方面对图书馆的建设进行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并指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工作应该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