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

时间:2023-04-12 15:22:00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政治基础。进入新世纪,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共同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也必将引领中阿和谐关系走向更美好明天。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时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这是“和谐世界”理念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2005年9月,胡锦涛在第6O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共建和谐世界。这一外交理念成为中国外交的主旋律。此后,中国为践行和谐世界理念采取了全方位外交行动。2006年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高层频繁互访,是和谐世界理念引领中阿关系的成功实践。中阿之间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正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环节,中阿关系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繁荣进步。

  一、中阿友好关系回顾

  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是世界上两个古老伟大的民族,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中阿两个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长期的友好交往使得中国与阿拉伯两大古老灿烂的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也为中阿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求知,哪怕远在中国”,就是中阿民族传统友谊的佐证。近代史上,中阿两大民族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新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在维护主权独立和民族权益方面,双方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相互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和支持;在文化交流上往来不断。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阿友好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历久弥坚。

  1949年成立后,中阿友好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以及1955年万隆会议以后,中阿关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56年,埃及、叙利亚和也门成为第一批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中国无私地支援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例如,外交部最新公开的解密档案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再三强调:中国的援阿方针应该是“大力的无偿的援助”。1956年1O月,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中国坚定地站在阿拉伯人民一边,向埃及提供2000万瑞士法郎的无偿经济援助。当时,中国国内百废待兴,外有西方国家的封锁,外汇储备仅有8.4亿美元,外贸总额也仅为2O亿美元。

  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中东时提出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1.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2.支持阿拉伯各国奉行和平中立的不结盟政策;3.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实现团结和统一的愿望;4..支持阿拉伯各国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5.主张阿拉伯各国的主权应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反对来自任何方面的侵略和干涉。②这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阿拉伯国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1971年,以阿尔及利亚为代表的23个国家联合提案,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提案国中有8个是阿拉伯国家,在随后的投票中,几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投了赞成票。中国坚定地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正义事业,讲公道话,办公道事,维护了阿拉伯国家的正当权益。
二、中阿关系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各国都在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全球稳定,集中精力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民生、增强国力。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任务、共同的利益使中阿关系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双方高层领导人保持频繁的交往和接触,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双方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中阿双方都认为有必要建立新的双边合作机制。

  自2000年起,阿盟外长理事会多次通过关于发展同中国关系的决议。2000年3月,阿盟外长理事会通过决议,提出成立“阿中合作论坛”的建议,对此中方给予高度重视。2001年12月,唐家璇外长访问阿盟总部时,穆萨秘书长向他递交了《阿拉伯一中国合作论坛宣言》(草案)。中方对阿方的建议给予积极回应,并在阿方草案基础上拟订了《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两个文件草案,并于2003年8月递交阿盟秘书处。2004年1月30日,胡锦涛访问埃及时在开罗会见了阿盟秘书长穆萨和阿盟22个成员国代表,提出建立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四项原则: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增进政治关系;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密切经贸往来;以相互借鉴为内容,扩大文化交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当天,中阿宣布成立“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论坛的成立为中阿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对话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使中阿关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并将巩固和拓展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内的互利合作,全面提升合作水平。2004年9月14日,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开罗举行,双方签署了《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两个文件,标志着中阿合作论坛正式启动,中阿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6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建立中阿新型伙伴关系,胡锦涛提出愿从四个方面推动中阿关系向前发展。会议签署4个合作文件,中阿同意推动建立政治磋商,能源、人力资源开发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双方都认为这将是中阿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里程碑,为中阿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将在巴林举行中阿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主题是“面向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中阿新型伙伴关系”,投资将是会议的主要议题。中阿双方加强合作,将使论坛成为中阿发展友谊促进合作的平台,成为中阿加强互利合作的重要机制,也成为双方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的沟通渠道。

  总的来说,中国一贯珍惜和重视与阿拉伯国家的友谊,把加强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基础上的中阿关系,为当代国际关系树立了典范,也为世界的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新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2006年8月,胡锦涛在外事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世界各国“和谐共处”,目标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

  从2005年4月胡锦涛参加亚非峰会,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同年胡主席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到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建立“和谐地区”,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再到2007年春天访问非洲时倡导“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向世界全面阐释了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

  四、共建和谐世界引领下的中阿关系

  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两年来,逐渐获得了世界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倡导和实践和谐世界理念交口称赞。中阿双方致力于建立新型伙伴关系,这一关系的基础就是政治上相互信任、经贸上互利共赢、文化上互相借鉴、国际事务中相互合作。
 

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因此,从政治、经济、文化和世界发展潮流来说,中阿双方有发展合作关系的必要,同时具有发展的潜力。

  1.政治上平等互信。中阿间的友谊和互信是中阿建立和谐关系的坚实基础。中国的中东政策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有利于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二是有利于促进地区国家的发展,三是有利于维护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积极推动各领域、各层次的民间往来,将中阿友好植根于人民心中,为中阿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中阿双方还在很多政治问题上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阿以冲突、伊拉克、苏丹达尔富尔、索马里以及实现中东地区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双方观点一致。双方还强调应恢复阿拉伯人民的合法权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事业和一切旨在实现中东地区全面公正和平的努力。中阿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应保持和加强密切的磋商与协调。双方要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倡导以协商对话方式和平解决地区争端,推动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2.经贸上互利共赢。中国和22个阿拉伯国家共有16亿人口,GDP总量达3.2万亿美元,对外贸易规模超过2.2万亿美元。合作日趋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是近年来中阿关系全面发展的亮点。中阿之间的贸易额已由1995年的52.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512.7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9.7倍。2006年,双边贸易额654.7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7%。④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双方应利用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加强经贸合作,丰富合作内容,争取在2010年将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中阿能源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开展能源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双方要加强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扩大人力资源培训领域的合作。22个阿拉伯国家的外长或代表及阿盟秘书长参加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就充分说明了阿拉伯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关系,相信与中国的合作一定会带动阿拉伯国家自身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利于实现阿拉伯地区的繁荣稳定。

  3.文化上互鉴互融。中华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历史上就相互呼应、支持。中阿都是东方国家,彼此理解。这为双边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两大文明,中阿双方应积极推动各种文明的和谐共处,多样性世界的和谐发展。双方要本着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精神,继续深化文化、教育、新闻、卫生、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依托中阿关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文明对话和交流,使两个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也为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既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繁荣,也为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机遇、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友谊已使中阿之间初步形成了以政治、经贸、文化合作为主,兼顾其他领域的合作框架。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引领中阿友好关系发展的新理念,必将有助于谱写中阿和谐关系的新篇章。建设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符合中阿双方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更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