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浅谈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时间:2023-04-12 15:22:00

随着建设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全国各地纷纷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探寻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路径。文章试图以南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案例,寻找适合各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共性。

1南昌市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意义

创新体系建设是当代技术与经济突飞猛进的产物。随着南昌市经济迅速发展,必将面临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紧迫任务,对科技创新也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将新的区域经济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功能是推进区域内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的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区域创新体系一般分为区域知识创新系统、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区域科技服务系统、区域环境支持系统和科技投融资系统。

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围绕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作为地方科技及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加理性和科学地认识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南昌科技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作为南昌市创新的推动“网络”,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两类要素组成:一是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二是政策制度要素。包括创新战略、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补贴政策等)、的参与调控方式、技术市场等,这些要素主要是通过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科技计划等形式作用于创新组织要素,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市相比,其一,在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上都存在差距,总体规模偏小;其二,高技术含量的名牌拳头产品较少,有较大带动效应的引进项目少;第三,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未从根本上解决。南昌市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极其明显:(1)直接科技活动产出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的专利批准数低,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少,综合科技意识薄弱。(2)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联系较弱,大多数企业没有R&D活动,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3)科技资源分散,合作程度低,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封闭性较强,科研机构和高校自行研究项目多,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充分。(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研基础条件薄弱。(5)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低,直接妨碍了科技信息的流通、传递和吸纳。(6)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仍没解决,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和潜力没有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区域体制机制创新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南昌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创新,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推进产业化为目标,形成以高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以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以产业集群为对象,构建知识、技术创新、传播与学习的网络平台;集中资源,在优势领域加强技术创新与使用各方的合作;加速制度创新,提高政策激励水平,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与高校的技术创新;以相关产业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计划为基础,将创新的知识、技术流动平台作为南昌区域创新的优先行动,在南昌逐步建成一个体系完善、结构合理、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能实现主体联动、资源流动、市场推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创造和转化。

2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全市范围内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所组成,这些机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及新产品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全市区域创新体系要按照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技术跨越战略的总体要求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1)以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强化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要立足促进南昌市产业结构优化和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突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目前,南昌市已初步形成了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软件工程等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南昌市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应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

——以发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农产品深加工五大主导科技产业为重点,建设中部地区制造业核心基地。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一方面着眼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增强南昌产业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成为三大主导科技产业和沿海产业发展的配套产品基地;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展资源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促进以技术开发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形成产学研联合机制,抓好一批试点企业,使大中型企业(集团)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积极推动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建立健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成果转化基地。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人,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着重明晰产权,加快股份制改造,实现企业化运作;不断提高工程化研究开发的试验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接受委托承担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进行工程技术的辐射和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开展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水平的重要技术依托;积极培养适应高科技产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培训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人才,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造就产业大军;积极创建若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使之成为企业自主研发和承接、转化科技成果的基地。

(3)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在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富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研究型大学往往是新知识凝聚的载体和创新人才聚集的地方,能够促进新技术、新企业的产生,并能够通过孵化、培养,使科技型小企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像硅谷、北京的中关村等,都是依托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发展起来的。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人才智力资源,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构建新的科学研究体系。围绕南昌市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技术储备要求,通过竞争择优,在市域范围内重点高校、重点科研机构优势集成的基础上,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骨干科技人员队伍,从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公益性研究,形成南昌市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
 

(4)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中介机构能力不足已经制约了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技术经纪人事务所,加强技术经纪人管理,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技术诊断等服务。建立南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专门负责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转化项目的认定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对认定项目提供工商、财税、风险投资、融资担保、项目推介、贷款贴息、土地、用电、户口等一条龙服务;并以项目为纽带,做好科技界、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对接。建立一个以高新技术成果与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为主导业务的南昌市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资本运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解决融资难题,为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产权交易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资金的资本套现探索退出机制;加强综合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

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及多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建设,使其成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进一步提高南昌创业者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在有条件的科技产业园区逐步建立综合性创业服务中心,并扶持其中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级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器,积极推进知识人才创业。针对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科技成果转化对技术平台的特殊要求,建立若干专业性孵化器。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闲置的厂房、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建立企业内孵化器。各类孵化器要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手段的同时,引入新的运行机制,重视社会和金融资本的引入,把知识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技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5)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以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坚持科技三项经费有偿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科学事业费要为科研提供保障并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一般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的比重达到1%以上,大型企业要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的投入。市、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并逐年增加;每年市财政安排一定额度的基本建设拨款,专项用于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来南昌设立创业投资机构,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及其他社会法人组建领域的或综合性的创业投资公司,形成创业投资机构群。由省市注资,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探索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企业购并高科技风险企业,发展网上技术成果与产权交易,降低场外股权协议转让的交易成本,为高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金融租赁、商业票据、信托、买方信贷、银团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间接融资。进一步加大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调控,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6)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坚持平台的硬件建设同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平台的重点建设同科技发展需求相结合、宏观调控同市场机制相结合、平台建设计划同科技项目计划相结合、自主发展同与区外合作相结合、公共财政重点支持同社会共同支持相结合的原则,整合与集成现有资源,用增量投入激活存量,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布局和配置,建立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提高利用效率,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作、内外衔接、共建共享的格局。

——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已建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研发和孵化功能。在此基础上,再建若干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争取使其中1—2个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中试基地建设。建成汽车、医药和食品、新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家电等五大支柱产业的中试基地。

——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建设。重点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为协作网成员单位,对2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实行协作共用。增加投入,解决仪器设备数量少、档次低、设备不配套的问题。

——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收集和集成资源数据、环境数据、文献数据,建立分级分类科学数据库,抢救濒临散失的科学数据。解决科学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发的技术和体制问题,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和信息共享,建立科技文献、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对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行有效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强科技成果、人才、供需信息、转化设施与设备、技术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特色区域和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重点在信息服务、半导体照明工程、现代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制药、软件工程等领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培训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