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一方是被社会无情闲置的大学生,一方是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方虚位以待的矛盾引发的“人才滞销”的话题为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着手,深入分析了造成“人才滞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人才滞销
人才滞销?!在宣扬“人才就是竞争力”的今天,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人才滞销”似乎正在被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论证。大量待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虚位以待的用人单位本应一拍即合,现今却呈现出水火不容的阵势,实在令人堪忧。在这场“人才滞销”的热论中,不妨冷静下来,作出理性的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双方的矛盾现状及原因
1.1令人费解的现状: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却只占了我国劳动者比例的不到5%,这个比例本身已经过低,正日益制约着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作为这5%的一份子——大学生,在苦读数年后竞还找不到工作,被市场无情的闲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在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00万,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更是增加到150万,预计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将有155万人找不到工作。
与此同时,用人单位正求贤若渴,招贤纳士的广告俯拾皆是。根据新浪网人力资源总监段冬出示的一组数据以及翰威特关于中国最佳领导力发展公司的研究显示:2003年最佳雇主中,70%存在关键人才缺乏问题,82%的非最佳雇主存在类似问题;2004年,据大约3O%的公司成长期的主要障碍是人才匮乏;2005年的最佳雇主中,92%存在人才匮乏问题,2006年……
1.2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与用人方不愿录用的矛盾解析:乍看之下,大学生待业与用人单位人才匮乏同时存在的局面是让人费解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复杂纷繁,归结起来无非两个方面: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用人方不愿录用。
1.2.1大学生不愿(不能)就业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对大学生就业的束缚。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与传统上尊重知识与知识分子的国家,自古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加之,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有“学而优则仕”,计划经济时期有“干部意识”,新经济时代有“白领情结”,因而知识分子在社会角色的认识上形成了自视优越的独特社会心理结构,当今大学生在历史传统、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下将这种社会心理结构内化,对自己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很高的期望值。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大学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型教育的转变,面对这样的转变,当代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将心态调整过来,多数毕业生仍将就业目标锁定在国企、外企或沿海一带等地,但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始终是制约就业的障碍。从“天之骄子”沦为“老百姓”的心理落差,以及来自社会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都让大学生显得无所适从。部分大学生就业理念从一种偏执走向另一种偏执,用功利而短视的态度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长远需求明显退位。
(2)高等教育——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懂得“先就业再择业”的道理。据媒体报道,广东某企业计划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丁,结果竞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简历。无独有偶,在西南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上,某环保公司招聘清掏化粪池的业务员,也有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这说明传统就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束缚是有限的,真正让大学生耿耿于怀的是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关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教育往往被视为最有效的缩小差距、跻身上流社会的投资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曾经是个多么炙手可热的词,它让农村家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很多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读书,透支了后几十年的收入来投资子女的大学教育。以西部地区为例,一个大学生一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九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在这样“高投入”的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的“低收益”现状委实让人难以接受。当大学生苦读数年踏入社会,却只能勉强维持自身生计时,感到绝望的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他身后的整个家庭。当然,任何投资都会存在难以估计的风险,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同样不能确保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从中获利。失衡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对比,成为大学生心中真正难以跨越的坎。
(3)大学生欠缺就业竞争优势。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产品”,其质量不高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需要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和扎实职业技能的人才,然而当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传授轻个性、重计划轻需求等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往往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青睐的大学生。
一项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只有1O%的求职者适合外国企业中的9种职位。”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也通常感觉中国的学生太偏重理论型,离跨国公司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
许多人都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解决就业的一个过程,忽视了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提升综合素养和培养技能的目的,导致大学生为学习而学习,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立命之本根本没有兴趣,结果文凭越来越高、证书越来越多,检验“学以致用”的实践技能却愈渐匮乏。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为数不少的高校为了打造综合性大学,以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不顾自身师资力量,盲目追求学科齐全,这种闭门造车的行为必然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节,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大学生经过数十年的教育后,除了一纸学历外很少具备职业技能,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被迫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大批搭不上就业车的大学毕业生和思贤若渴的企业形成对峙局面,不得不引人深思。
1.2.2用人方不愿录用的原因分析:短期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之间为了在互相的发展竞争中取得短期优势,普遍采取降低用人成本的用人决策。希望招聘过来的员工能够“招之即来,来之即干”,具备工作经验,能够马上上岗,减少培训成本。
应届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此段时期大学生在岗位上主要是学习和适应,产出相对较低,录用一个应届大学生通常会与用人单位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相悖,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更乐意选择学历较低,但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而非应届大学生。知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问和技巧才能转化为财富,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用人理念使大学生的初次就业显得尤为困难。许多用人单位都以一种短视的思维去对待人员的去留问题,“重使用轻培训”的用人理念使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受到束缚。
招聘中,用人单位往往忽视大学生所具备的潜力和可塑性,大学生的优势在于综合素质较强,这将使其在实践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成为用人方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将。但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用人方宁可选择技术工人,也不愿轻易给大学生一个就业机会,采用短视思维去应对市场危机。
当然,“人才滞销”是所有人都不愿目睹的状况,暂且不谈国家每年对高等教育数以百万亿的投入和家庭的巨额支出,单就个人十几年寒窗苦读而言,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用武之地,不但不能为和社会分忧,连自身生存都要受到制约时,大学生就业难将不再只是待业大学生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才滞销”问题的措施
2.1的宏观调控:大学毕业生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介入,并且的职责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和生产阶段,还必须延伸至大学毕业生的配置和安排活动中。只有这样,投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稀缺的大学毕业生资源才不至于过度浪费。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韩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了积极干预的政策。例如,日本以正式立法的形式(《零短工劳动法》),承认和鼓励大学毕业生以非正规方式就业,保障了这一就业群体的基本劳工权利;法国的“青年就业法案”,旨在帮助面临困境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群体就业:巴西颁布实施了“初次就业计划”,以鼓励企业雇佣大学毕业生,这些企业可以从获得资助,享受资助的企业必须保证在12个月内不辞退这些初次就业者,从而给予了大学生实质性的就业帮助。
我国也出台相关政策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政策等,但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具体而言,打破户籍制度对人才流动的束缚,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并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就业需求市场,保证就业大学生有合理的报酬和底线工资,使个人的教育投资有合理的回报率,都是现今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所急恃采取的措施。
2.2教育模式的改善。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内涵的解读,各大高校尚需进一步加深,如何培养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摒弃“千校一面”的办学理念,调整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和谐就业力的生成而教育,都是各高校需要深思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模式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改革考评制度。实行多元化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强化大学生应用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第二、强调实践教学。这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领悟第三、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典型的“讲授式”,这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不注重教学的的互动性以及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无形中使学生思维被禁锢,不符合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应在教学方式中引入讨论法、情景法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三方面去改革,增强大学生的生存能力,才是高校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明智之举。
从理论上说,高校应被视之为人力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场所,为了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校必须深度关注市场动态,并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和指导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使教育教学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统筹研究和决策,切实解决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2.3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合理定位。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无论做多少工作,也只能起到“推手”作用。过去一直强调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作为用人主体,用人单位也要转变用人观念,摒弃“只使用不培养”的用人模式。作为用人单位,应将招收大学毕业生作为自身一项责任,要改变对毕业生工作经验的苛刻要求,应看到毕业生在成长性和后发方面的优势,建立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就业市场中的人才供需矛盾,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造就了大学生过高的自我期待,求职途中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往往使大学生走上怨天尤人的不归路,而忽视了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大学生必须认清形势,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改变就业难得处境。
随着大学教育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走出校门,经过劳动市场的二次筛选,不断流向次级、甚至更次级的劳动市场。而在人才滞销与企业虚位以待的僵局中,大学生主动“破冰”才是明智之举,天之骄子的心态应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变而与时俱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而多元的,这就决定了此次“破冰之旅”必然艰辛,但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端正自身就业态度,重新定位自己,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因为在一个奉行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优胜劣汰是一条贯穿始终的铁则。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教育制度的改进,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无疑是将大学生就业推到了又一个噩梦般的严冬期,能否化解“人才滞销”的难题,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整个社会的深度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