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金融危急下民营企业并购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探析

时间:2023-04-12 15:22:00

在金融危机的;中击下,不少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甚至陷入破产境地,给优质民营企业带来了并购扩张的机遇。但民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现金流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政策诱导性风险、管理效率风险、并购失败风险。应通过以下措施和方法将风险消除,从而实现成功并购:结合民营企业实际,选用适合自身发展的并购方式;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优化决策程序;妥善处理好与的关系。

一、民营企业并购的效应

(一)民营企业并购的界定.

民营企业并购(MergersandAcquisitions,M&A)包括民营企业的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即民营爪l业之问的兼并与收购行为。它是民营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二)民营企业并购的效应。

成功的民营企业并购以给并购方带来一系列效应,主要有:

(1)韦斯顿协同效应。民营企业并购会带来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最明显的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常称为1+1)2的效应。

(2)市场份额效应。通过并购可以提高民营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3)经验成本曲线效应。经验包括民营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管理和民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长。通过并购可以分享目标民营企业的经验,减少民营企业为积累经验所付出的学习成本,节约民营企业发展费用。

(4)财务协同效应。并购会给民营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及证券交易内在规定的作用而产生的货币效益,主要有税收规避效应和股价预期效应等。

(5)获取战略机会效应。第一,通过并购可以直接获得正在经营的目标民营企业的发展研究部门;第二,通过并购可以减少一个竞争者,并直接获得其在行业中的位置;第三,并购后两个民营企业采用统~价格政策,可以使他们得到比并购前相互竞争时所得到的收益。

二、金融危机冲击为民营企业并购创造了良好机遇

(一)外部需求萎缩致使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利润明显减少。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固工业增速显著下滑,尤其是l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仅为5.4%,跌至近l0年来的新低。2009年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爬升至1l%,但2009年前2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仅为3.8%(见图1)。同时,工业民营企业盈利状况急转直下,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的利润增速创近10年来新低。


(二)民营企业总体经营状况不佳,民营企业信心严重受挫。

受金融危机影响,民营企业景气指数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迅速下滑,民营企业景气指数下滑至2003年3季度以来的新低。民营企业家信心指数也随之减退,创下近年来的新低(见图2)。民营企业景气指数和民营企业家信心指数的减退反映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缺乏。来自中国民营企业家调查系统的结果也显示,认为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民营企业经营者占32.4%,认为“一般”的占48.3%,认为“不佳”的占19.3%,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3.1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7年低近30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利润增速与2007年相比有较大下降,相比之下,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全年减速不多。这种情况表明,民营企业利润率下降较大,全年利润的大幅缩水主要是受4季度拖累(见图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9—11月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12.3%(1—8月29.2%),民营企业税前净利润率也从2007年同期的6.5%收缩至5.5%。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许多民营企业陷入了亏损破产境地。以中国制造业中心东莞市为例,2008年,在注册经营的40000多家民营企业中,亏损或者濒临破产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达到12000家左右。这为优秀民营企业低成本并购扩张创造了良好机遇

 

三、民营企业并购的风险类型

(一)现金流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收益往往发生在远期,而支出则发生在近期。许多民营企业往往对这一点缺乏清醒认识,对自身实力认识不清,高估自己的整合能力,在资金实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还不足的情况下,仅凭一时热情而采取并购行为。这种超过自身财务能力进行“蛇吞象”式的并购,往往使民营企业在并购支出发生后产生资金难以为继的现象、流动性出现困难。
 

(二)信息不对称风险

1.财务报表信息风险。目标民营企业对财务报告从有利于自身的角度进行“粉饰包装”,所提供的不准确的财务报告数据直接造成民营企业对并购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估计不足,主要表现为收益高估与风险低估,增加了并购的风险。

2.资产价格评估风险。目标民营企业通常在评估价值时高估自己的价值,以提高自己的出售价格。并购企业如果不经过详细地分析调查,就得出盲目乐观、轻率的结论,将不能很好地保护已方的利益,甚至出现亏损民营企业卖高价的不合理现象。

3.或有债务风险。所谓或有债务是指并购的目标民营企业因对外担保而形成的隐性债务。一旦民营企业并购协议签订,目标民营企业所有的经济责任就全部转移到并购者身上,债主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不知情的并购民营企业承担担保责任,大量隐性债务浮出水面,一些看不见的黑洞逐渐暴露出来,巨额的债务官司使民营企业深陷债务纠纷泥潭,官司缠身,处于代人受过的不利局面。

(三)政策诱导性风险

民营企业并购活动是民营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主动选择的一种扩张途径。然而,民营企业并购中一部分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行为。出于挽救亏损民营企业、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的考虑,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并购困难民营企业。然而有些收购案例中优惠政策最终未能实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一些官员当时为尽快促使并购完成,做出超越自身权限的承诺(如土地出让,税收优惠等)。(2)某些部门上一届领导许下的承诺由于其调仟,下一届领导不予兑现。而有些民营企业为了取得的支持,不从自身实力出发,明知不可为而硬着头皮并购,并购决策从一开始就潜伏着风险。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有效的政策诫信机制,对此缺乏相应的约束治理办法,对政策诚信缺乏导致的风险往往只能由并购者承担。

(四)管理效率降低风险。

民营企业并购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但如果规模过大,分支机构增多,管理难度增大,管理效率降低,潜在的威胁并没有消除,大民营企业也会破产。

(五)并购失败风险。

民营企业并购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往往要经受多重考验:首先,收购民营企业股东未必赞成。因为并购会稀释股权或增加现金支出,股东可能不愿意承担风险,从而在股东大会上将收购方案予以否决;其次,目标民营企业经理阶层的抵制。由于被收购至少对目标民营企业经理阶层的既得利益构成损害,目标民营企业的经理阶层可能会作出反收购努力,诸如进行股份回购、寻求股东支持、以竭力避免被收购的命运;再次,反垄断法和兼并准则的限制。监管当局都对民营企业兼并给予格外关注。倘若并购失败,收购民营企业的股价势必大跌,而为并购所支付的一切费用也自然随之东流。
 

四、民营企业并购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并购要选用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

民营企业要对自身实力有充分认识,量力而行,不要超越自身财务能力而仅凭一时热情盲目并购。并购后可以利用被并购民营企业的设备、市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并购民营企业在管理、经营方面的优势,深挖潜力,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二)要努力化“信息不对称”为“信息对称”。

首先,民营企业要努力消除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现象,通过多渠道收集日标民营企业的信息,改善并购方所面临的信息匮乏劣势,消除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协助了解,利用其专业和经验优势,核查目标民营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准确反映了该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对资产负债、现金流量、获利能力应予以深入核查。

其次,要认真地对目标民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一些被并购民营企业的账面资产价值并不能代表它的真实资产价值,尚有许多账外因素和隐性成分,因此必须格外谨慎,以确定合理的并购交易价格。并购民营企业可以与目标民营企业签订责任书,明确相互责任,保证信息披露达到准确、完整和真实的标准。

(三)优化决策程序。

民营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当借助资产评估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使并购决策科学化。一般而言,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者,能够提供公正、专业、中立的判断,确保并购双方的权益,降低并购的风险,促使并购双方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民营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该好好利用它们的价值。.

(四)妥善处理好与的关系。

并购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提供的机会,更要加强自身判断能力。重点是消除并购过程中的摩擦和阻力,强化有利角色,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重组的良好政务环境。同时,不能过分依赖所承诺的优惠政策,应当根据被并购民营企业与市场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只能将优惠政策作为外部环境,而不能把它作为并购的基本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