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的影响——以内江师范学院为例

时间:2023-04-12 15:22:00

自20世纪9O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以来,建构主义对现代教学的影响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但其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的研究涉猎很少甚至没有,本课题致力于本方向的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示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示改变)。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的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那些主要因素等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利用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认知主体即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主动构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本课题致力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影响的研究,与教学大纲理念相符合,是偶然也是必然,相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会更好的应用于以后的教学与实践中。

二、建构主义对体育专项学习的启示

(一)体育专项技能学习的特点

在体育专业专项学习中,要求学生对专项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授课、学生交流,将外界各种所得信息与自己已有感性认识相结合,把专项知识并入主体的认知结构。浓厚的兴趣来源于社会环境刺激,使学生潜意识中受到影响,真正掌握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精华,使专项学习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也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增强课程的综合化;寻求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创建具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在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要求学生在了解每个体育专项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战术意识、运动心理与运动智能。并且通过刻苦的训练,完成对专项的学习。其学习特点是需要记住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记住专项动作,是连续的记忆——回忆——记忆的学习过程,在大脑中完成对动作的条件反射记忆,这也许就是体育专项学习与其它专业学习之间的区别,只有把握住体育学习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专项的学习。
每个专项都有其学习特点。例如篮球专项: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重心,自我锻炼为主线”的教学观,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又有特长,熟练、准确而实用,在战术上则要求战术方法、比赛阵形和比赛意识有机结合,整体攻防战术协调发展,个人、组合与全队战术协调发展等;其次,在体能训练中强调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训练的负荷强度和加速疲劳后的恢复,注重训练内容的全面化和内容组合的最佳化;再次,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稳定的情绪、广泛的视野。同时注意培养高度的“创造性',又如健美操专项:与基本体操相比,健美操对人体的各关节灵活性的锻炼更加突出,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力。在练习中需教师的指正纠错,同时需要自身刻苦的训练,同时也可通过碟片等学习新的技术动作[{]。

(二)增强体育专项学习效果的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因此在当下,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大环境下,使得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启示。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语言与行为只是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行为。任何的知识理解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经“同化”乃至“顺应”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学生被动的复制教师的学习。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根据体育专项技能学习的特点,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中,只有学生真正愿意建构自己的理论知识,教师和情景设置才能起到作用;其次是教师的大力“催化”作用及同伴的交流,在专项学习中教师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视,并且在有些特殊专项中(如武术),教师的作用体现的更为重要,教师指导完成后,学习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必不可少,因为只有学生相互交流才知道怎样更好地消化知识;再次是情景的设置,在专项学习中,好的学习环境能带来巨大作用,例如篮球运动的电视转播。以及在学生生活环境中浓厚的篮球氛围对专项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最后是学生的以往经验。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专项学习的启示

为提高体育专项学习的效果,结合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提出了新的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再定义(由教学主体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教学环境下的情境设置,学习过程的“协作”即师生合作,同伴学习的交流以及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两种模式,或者两者结合哪种模式更适合专项学习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利用;专业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如何;如何更好的改进教学或学习理念等等一系列问题赋予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专项学习影响更新的意义。本课题正是致力于建构主义对体育专项的影响(启示)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及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无效问卷12份,有效率95,其中男生120份,女生108份。调查专项涉及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个专项:其中篮球66份,健美操66份,武术6O份,足球36份。并运用访谈法,走访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和体育专业教师,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建构主义理论应用现状调查。通过表1得知,对建构主义理论深入了解的人占1.3,而结合到“了解”的人群比例则达到35.5,有64.5的同学对建构主义是陌生的,原因可能是体育专业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研究不多。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一种新理论出现时,体育专业学生没有及时的去发现并且运用到自身的学习中,缺乏创新与开拓精神;在四大主研专项中.篮球专项学生“了解”情况稍好些,武术及健美操分列二、三位。专项之问的“了解情况”不同没有特殊原因.部分同学在其专项学习中想通过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专项水平,所以其了解其它知识的情况就好,当然这也与其专项的自身特点有关,需要学生不断的接触新知识。

 

由表2可看出,在“不了解”人群中,如果对受调查者释义建构主义理论,有44.9的同学能够感觉到,8.2%的同学从未感觉到建构理论情景;同时.有46.9的同学表示可能有过。但没有刻意去感受。由此,“感觉到”人群与“未刻意感觉”人群是发展建构主义学习里理论的理想人群,可以通过研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使之运用与学生专项学习;在四大主研专项中,健美操专项在不了解情况下对建构主义感觉最深,占其总人数的68.8%,篮球其次;同时在“从未感觉”项中,篮球专项占较大比重。为15.4,健美操和足球其次,而武术没有,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专项之间的学习特点,如健美操在学习过程中需不断的记忆动作,并且需要教师演练和观看碟片加深印象,由此其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由表3可看出,在“了解”及“深人了解”人群中。曾主动利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占(“了解”及“深入了解”总人数)的7O.4,不主动利用者占29.6;同时,在主动利用项中,感觉效果好的占42.1,一般占31.2,效果不好的占26.3,比例差距不明显。通过调查,效果好的原因是自己建构的知识能够理解。而一般和不好的原因是:首先是建构所需已有经验不足,还需教师大部分灌输;其次是学生性格及学习习惯使然。

 

2.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大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

用与专项学习现状。由表4可看出,如果利用建构主义,大多数同学在专项学习中,教师传授是主要途径,占60.5,其次分别是“模仿”和“伙伴交流”,在“其它”中仅占少数,原因是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主体,即使已经认识到学生践,并且学生以养成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辅导仍是重要因素;同时可看出各专项之间有些微弱差别:例如健美操和武术类“教师”比重较其他专项要大,而篮球的模仿性要高于其它项,原因:(1)各专项学习特点有关,如篮球中电视传播对于篮球技术的引进与提高有重要影响;(2)与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角色转换也需时间和实专项接触的不同情境环境有关。

 

表5则反应,在教师为主大环境下“教师传输”与“自主建构”重要性,其中希望两者结合的比例最大,占60.5%;表现出学生在有意识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通过自己积极的探索,希望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学习专项的方法。

 

表6则显示,大部分同学会有意识尝试新理论,并且愿意运用新理论更好的学习专项。同时在词查中同学们表现处对新学习理论的渴望,认为情境对其专项学习起着相当大作用,希望在教师多做指导的情况下,自己能够意义建构知识,更好的完成专项的学习,使专项学习在稳步提高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建构主义理论,通过引申,引入到见习实践以及以后的教学中,这对于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1.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前景广阔。学生对建构主义理论了解程度不高,基本处于“未知”状态;但通过对其予以建构主义理论释义后,大部分学生表示思想中曾意识到建构主义理论情境的存在,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且许多同学主动运用过。效果也比较明显。

2.学生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较大兴趣。大部分同学希望在教师予以指导的情况下,对建构主义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利用.同时也反映学生并不希望教师作为全部教学的主体,接受的教师的知识能够大部分理解,小部分需要自己创新;这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与体制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与思考。

3.不同专项之问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情况不一,需明确并且根据各专项特点制定学习设计。本次研究对象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专项学习理论已有较多见解,并且学习途径众多,但整理调查表后发现,学习环境对其影响“相当大”,并且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最主要解决途径是与人交流.而不是个人思考,反映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运用“协作”、“会话”,这对建构主义的推广有重大意义。

4.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加强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在了解以及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实践中还存有一定差异,但不是很明显,原因是长时间师从同人,并且整个教学环境影响学生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5.学习情境设置存在较大困难,因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反应出教学设施需改进。教师水平及教学理念需要提高,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可以推广利用等问题。可见同学们认识到所处学习环境对其影响以及对提升专项学习新层次提出迫切要求。

(二)建议

1.在现代教学大环境下,建议体育教师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会话”、“协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设计与呈现。

2.在情境设置中,教育机构应该更好地致力于教学设施的改进:包括硬件的加强,师资的配备等等。只有在情境达到足够刺激时,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功率才能提高。

3.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接触新的教学理论,多与学生交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教师之间需形成合作的文化,能够使他们超越纯粹依赖个人的反思或者外在的专家,转向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从“代理人”回归自主,学生从“边缘”进入中心,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4.组织专业体育教师及心理学专家在教学中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开展学习理论研究,形成一套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并且能够运用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健身运动行列以致扩展到终身体育范畴,在后奥运时代,通过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素质,同时。能够使建构主义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研究更加丰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