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风险管理文化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具有基础性和关健性地位。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以企业文化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现状,并就如何培育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提出对策。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涵义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是贯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和风险道德标准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由两部分所组成:刚性措施即风险管理技术和柔性技术即风险管理文化。刚性的技术固然必不可少,但柔性的风险管理文化则更为重要。风险管理文化直接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业务活动、威慑和奖励等集合中。风险管理文化是在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制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经过所有员工的个性磨合和重复博弈而逐渐形成的,并且渗透到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各项业务过程及每一个操作环节和每一个员工的血液里,因而具有自动实施这一至关重要的特质。由于风险管理文化深刻地影响着银行员工的风险态度、风险反应(风险信息反馈模式)、行为(尤其是借贷行为)模式,进而深刻地影响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绩效。可以说,如果没有为所有员工尤其是信贷官员所自动认可并具有自动实施特质的风险管理文化,那么商业银行的一切刚性风险管理技术无论是多么的精湛,都将是徒劳无功的。因此,风险管理文化具有渗透性、一致性、激励性和延续性等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风险管理文化没有形成合力,全员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银行员工职工参与风险管理积极性不高,基层员工对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风险价值观;另一方面,银行高层决策者没有真正认识风险管理文化这种“软技术”对风险管理的作用,甚至片面地把风险管理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有些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往往被看作工会这样群众性组织的部门事务,风险管理业务部门常常觉得不属于自己部门的职责而游离于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之外。
(二)风险管理制度文化滞后,没有建立全过程管理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文化是银行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制度框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风险管理文化的制度层面是风险管理文化最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包括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两部分。在内控机制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有关风险预警、分析、报告、控制、处置、稽核检查等各项业务程序、各个工作环节的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全过程管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事前防范措施不足。中国银行业一直存在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即属于银行风险的金融犯罪现象频频发生,银行高官犯罪案接连出现,从中信实业银行3亿元票据诈骗案到民生银行3.5亿元骗贷大案,再到工商银行冯明昌74亿元骗贷案、高山的票据诈骗案等案件重复上演。究其原因就在于防范制度有漏洞,对银行高官犯罪防范措施如同虚设,犯罪分子尽管手段不那么高明却也容易得逞。在激励、考核制度方面,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办法和业务考核办法,往往采用短期化的激励措施。激励机制若仅与短期的业务收人挂钩,就会不可避免地助长过度承担风险的行为,因此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应该具有恰当的绩效评价期限长度,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效果。
(三)风险管理知识文化落后,风险化程度低。风险管理知识文化是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艺术,包括银行对各种风险的评估能力、辨识能力、对风险收益的权衡艺术、风险管理绩效评价技术,以及对风险管理模型的开发运用等。知识文化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上,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智力基础。我国商业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中所采用技术都难以适应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第一、风险的量化程度低。以操作风险为例,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描述更多的是局限于定性内容,很少有定量内容,到目前为止国内银行业还没有一个统一、可行的风险指针(KRI : Key Risk Indicator)以衡量操作风险程度,更无法根据KRI建立普报系统,为银行提供操作风险的预警。第二、电子化手段缺乏。在对风险的管理过程中,国外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手段,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确保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这方面,国内银行还有很大的差距,要走很长的路。
三、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和建设
(一)建立上下一致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理念是风险管理文化的灵魂,包括商业银行的企业精神、风险管理哲学、风险管理信条和风险管理宗旨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还不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在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形下,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上下一致的风险管理理念,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要着重培育和发展高级银行经理阶层的风险管理价值观念、风险管理理想和管理办法,并使之得到员工的认同,把个体文化融人群体文化,以此产生合力和效力。最重要的是,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最高管理层要直接参与并且要身体力行,不违反风险管理的原则,从而维护风险价值观的权威性。
(二)构筑严密的制度丈化。逐步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制度框架,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不仅要完善风险管理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动员和组织各分支机构和各个业务部门建立风险控制的标准和管理措施,构建系统化的、上下联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体系。在风险管理内控制度方面,应对风险预普、分析、报告、控制、处置、稽核检查等各项业务程序、各个工作环节进行完善;在激励、考核制度方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办法和业务考核办,着眼于长期的风险管理效果,避免出台短期化的激励措施。激励机制若仅与短期的业务收人挂钩,就会不可避免地助长过度承担风险的行为,因此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应该具有恰当的绩效评价期限长度,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效果。
(三)加强风险文化管理。商业银行既要注重风险文化的建设,也要加强对风险文化的管理。一 是实施以政策、舆论、理论、价值、生活方式等全方位导向来提高银行员工的思想素质,并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法的全方位渗透来引导员工认同银行企业的风险管理理念。二二是采用全方位激励方式,把风险管理理念贯彻到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并灵活运用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规范约束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全方位融合态势,升华员工情操、提高员工素质,从而实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又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塑造风险管理文化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过程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国内的风险管理工作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比较欠缺有丰富风险管理经验的人才。除在工作上有意识地培养风险管理人员专业的技能外,还必须采用集中培训的方法,使风险管理人员能集中地学习先进的风险管理知识。
四、结束语
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就是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监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比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国际上不少金融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案例中,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风险控制的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