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多样性风险要求全面的风险管理,全面的风险管理则要求全面的成本管理,其核心和灵魂是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本文介绍了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相应的管理手段,着重分析了风险管理职能在两种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定价机制中的实现,给出了几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指出了完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的方向。
风险管理要求我们的成本管理具有前瞻性和全面性,全面成本管理适应了这种要求。战略成本控制是全面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一种全面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新型成本管理理念。运用战略成本控制理念来提高内部资金的配置效率,其实现方式之一是在各经营单位间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内部转移价格是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转移产品时所采用的一种计价标准,是进一步绩效评估的依据,既是责仟成本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传导工具。
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可以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确定全行(一级分行)统一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利于从总行(一级分行)这样较高层次去管理风险。定价中考虑到信用风险,有助于运用组合思想分散管理各项资产;在定价中考虑期限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助于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从期限结构的角度来管理利率风险。
一、通过内部转移价格进行风险管理的实现方式
(一)风险离析成本收益均摊法。
风险离析成本收益均摊法是根据资金的实际成本率和收益率的平均值来确定基准利率。其风险管理职能体现在通过分别确定经营策略调节参数 (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调节参数β、信用风险调节参数α、期限风险调节参数ε来实现。不同的风险需要通过价格手段进行调节和抵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用价格机制把各种风险传导到资产和负债部门,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如在资金配置方面,对低风险的资产给予较低的价格,对高风险的资产相应提高价格。相应的公式如下:
(1)基准利率:C:[(b—e)+a+f]/2
其中:C:表示内部资金转移基准价格;
b:表示扣除营业税及附加的盈利性资产回报率;
b={[利息收入一(表内应收利息期末余额一表内应收利息期初余额)+投资收益(扣除股权性投资收益)+债券交易价差损益+汇兑损益]×(1一综合税率)+(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一系统内往来收入)}/[各项贷款(不含委托贷款)月均余额+各类债券投资月均余额+拆放同业月均余额+存放同业月均余额+存放银行准备金月均余额]
e:表示资产损失率(含信用风险因素);
资产损失率:呆坏账准备金提取率:上级行核定的呆坏账准备金提取额/各项盈利性资产月均余额
a:表示筹资成本率;
a=[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一(应付利息期末余额一应付利息期初余额)]/(各项存款月均余额+同业存放款项月均余额+同业拆入资金月均余额+银行借款月均余额)
f:表示筹资费用率;
(2)上存资金利率=C+—β/2一ε/2;
(3)配置资金利率=C++α+ε/2+β/2;
以下我们依次说明各风险参数的确定方法。
1.“一经营策略调节参数”的确定。
表示经营策略调节参数,是由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为推动某项资产业务的发展或结构的改善,用来传导经营策略、体现经营定位的资金利率调节参数。经营策略调节参数用以度量决策支持能力和业务发展支持能力。
的确定方法是:以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名义利率为调节参数的标准值,根据全行经营策略,将需要加快发展的优质或具有优势的某项资产业务品种的名义利率与之比较,得出相应业务品种的经营策略调节参数。如要支持某项资产业务,可通过降低值(值取负数)扩大其盈利水平实现;反之,若要限制某项资产业务,则可通过提高值(值取正数)缩小其盈利水平实现。当然这是一种倒推的方法。其逻辑是先确定产品的价格再倒逼出值,因而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从风险成本的角度,可将之视为经营风险的一种补偿。
2.“ε一期限风险参数”的确定。
ε=该档期对应的指标国债收益率——一年期指标国债收益率
3.“α一信用风险参数”的确定。
α的确定方法是:设定某一信用等级企业贷款的名义利率为调节参数的标准值(以2002年度信贷业务法人授权等级划分有关内容为标准,以AA一级和未评级单位按照五级分类的关注类为基准分别设置参数),其他不同信用等级企业贷款的名义利率与之相比,得出相应信用等级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调节参数。
信用风险调节参数用以度量由于资产质量不同而产生的信用风险。资产风险越大,α值越大,转移价格越高。
4.“β一流动性风险参数”的确定。
(二)市场法。
市场法的作法是:选取相应期限的银行间同业市场利率等指标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再在此基础上按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资金利差(30个基点)分摊标准确定各部门、各产品的内部资金价格。利差由负债和资产产品平分。这里,风险管理职能是通过跟踪市场及利用利差进行风险补偿来实现的。相应的公式如下:
有市场参照利率的基准利率=市场指标率(如银行间同业市场利率)
某档次基准利率=运用市场指标率计算得到的复利利率+该档平均期限风险成本
某档平均期限风险成本=(该档存款期限风险成本+该档贷款期限风险成本)/2=[(该档现行存款利率一该档复利利率)+(该档现行贷款利率一该档复利利率)]/2
上存利率=基准利率一0.15%
配置资金利率=基准利率+0.15%
(三)两种计价模式的利弊分析及相互联系。
风险离析成本收益均摊法实质是风险、成本和利益共分,对风险进行离析管理的一种方式。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对现有体制冲击较小,现有条件下可操作性相对较强,可有效传导上级行的经营策略,对各种风险进行了离析,有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分担总体风险,集中精力管理其可控风险。其缺点是滞后于外部市场利率变化,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且各风险参数的衡量方法都是采取了若干简化,与实际真值难免会有偏差,影响了风险信息的有效传递,进一步影响了最终的经营决策。还要看到通过风险离析成本收益均摊法对各种风险进行划分和补偿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尽管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风险离析成本收益均摊法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内部资金定价法。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方法的弊端使它只能成为权宜之计。
市场法是发达国家银行普遍采用的做法,它实际上是一种经验法,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考虑了机会成本,适合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可以较好地跟踪市场风险,具有前瞻性。同时,这种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小,因而较为客观。其缺点在于,这种方法有效的前提是高度发达的外部市场,而目前我国银行间拆借市场、票据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其利率无法真实反映资金的机会成本,货币市场的资金价格尚未完全走上市场化道路、不同市场利率水平差异明显、利率信号失真,还缺少权威的指标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确定依据,这使该方法在目前的可行性大大降低。该方法忽略了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无法体现信用等级差异引起的风险成本差异,并且该方法并未将传导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经营侧重点的功能包含在内,不利于通过政策参数进行风险分散化管理。
两种方法基准利率的确定分别从自身及外部市场寻找依据,但理论出发点都应该是利润最大化法则,即基准价格应等于使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利差的确定分别采用风险计价和经验法.但确定依据也都应依资金配置部门的风险管理范围和深度而定。两种方法对风险的测量与管理采取的都是经过简化的办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可以采用更为精确的VAR技术来确定风险参数和运用对多种风险进行综合衡量的模型(IMF和国外的一些一流大学正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进行风险测量。
两种方法分别适应了不同的市场环境及基层单位的风险管理水平,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基层单位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风险管理职能会相应下放,市场法必然会成为主导。而在目前先启用风险离析成本收益均摊法,建立起资金统筹统支的框架,为全面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创造前提条件。其中,风险参数的测量有助于积累风险管理的经验,可以作为未来利差确定的依据,从而为未来采用并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三个复杂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以上定价模式还只是一个框架,它可以用来直接解决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定期存贷款的内部定价问题,但银行实际的金融产品纷繁复杂。对以上定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精确化。以下给出内部转移价格体系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几个复杂具体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
(一)分期偿还问题。
对于分期偿还贷款的转移价格这里可提供两种解决办法。
1.资金剥离法。资金剥离法是一种将分期偿还贷款视为零息票贷款的组合,将每笔分期偿还贷款按偿还期剥离成若干笔零息票贷款,将每个现金流与相应期限的零息票贷款资金内部转移价格相匹配,再将根据这些笔不同的内部资金利率进行简单的加权平均得出的利率作为整笔贷款头寸整个贷款期间的内部资金利率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将一笔l2个月分期偿还的贷款剥离成l2笔零息票贷款的组合,将每个现金与相应期限的资金转移价格相匹配,再把将这l2笔不同的资金利率进行简单的加权平均得出的利率作为整笔贷款头寸整个贷款期间的内部资金利率。
2.久期法。用资金剥离法来处理成千上万个账户过于繁琐,所以要对其加以变化。久期法就是采用贴现现金流来计算加权平均的贷款期限(即久期),再将期限与该笔贷款久期相等的零息票贷款内部资金利率作为该分期偿还贷款内部利率。久期方法除了更为简便,但它的困难在于贴现率的选取,一般可采用一年期的零息票贷款内部资金利率作贴现率。
(二)期权问题。
期权使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确定更为复杂。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司提前偿还贷款和任意支取存款。这种情况往往是从客户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银行利益的最大化出发,因此会给银行带来再贷款或再筹资铁风险。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对此类上存资金或配置资金收取一定的期权费来解决。期权费可以用期权公式计算,或者用蒙特卡罗模拟来计算。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期权费归属于资金配置部门,因为如果客户提前还款,就会影响到资金配置部门。例如,当客户可以在一个较低的价位再融到资金时,他才会提前还款。这笔贷款归还后银行就要将这笔资金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下贷出,这将减少资金中心的价差收入。
另一种处理期权的方法是当期权执行时决定期权的成本,并将罚金转移给资金中心。这种方法当然会比上述的估算方法要更精确,但它不能识别出隐含组合中的选择权。换句话说,如果银行采用这种方法。会夸大客户除最后一期的各期给银行带来的收益,而缩小最后一期客户带来的收益。
(三)不定期产品问题。
由于内部资金价格体系以期限为基础,那些不定期产品(如活期储蓄、支票存款、信用卡余额存款)对其而言是个挑战技术上,客户可在瞬间提取他所有的存款余额。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银行总会沉淀一笔巨额的核心存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分存款不是利率敏感性的。处理不定期存款的内部资金定价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对沉淀的核心存款根据其余额波动进行统计分析。例如,余额的80%会长期保留在银行中,因而我们将这一部分存款视同l0年期存款。而20%的存款余额在一年内提出存入,我们将这部分存款利率定为1年期的。
总之,建立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度上控制风险,进而争取实现在风险管理领域里的后发优势。全面成本管理和相应的全面风险管理都要求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的完善。这既有赖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理论框架的完善,也有赖于市场化改革推动外部市场的完善以及内部统计基础工作的推进。同时也要看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风险及成本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各部门都积极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的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内部转移价格体系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风险衡量及风险控制的最先进的方法,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