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对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启示

时间:2023-04-12 15:22:00

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的政策支持,办学思想、理念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通过借鉴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的经验,提出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政策扶植,树立国际化理念,引进国外优质课程体系的有效策略,充分利用世界教师教育资源,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提升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师范教育已经由旧三级演变为新三级,“教师教育”成为普遍共识。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与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使得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局势逐渐明朗,但师范院校仍然是新形势下教师教育的主体。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大背景下探索地方师范院校学科拓展的新思路,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一、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的特点

  加拿大大学普遍实行自治管理,董事会委托校长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发展目标、规模、方向等。尽管如此,几乎所有大学都将国际化列为大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教师教育作为加拿大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体现出专业发展的特色,其国际化发展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策支持

  加拿大教育署要求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组织目标之一,把教师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看作是为教育系统培养国际人才的重要手段,并制定相关政策来推进和保证国际化进程。

  1.加拿大为教育专业的留学生提供专项资助

  各大学提供经济援助的政策不同,不少学校只负担学费,而不提供其他费用;有的学校提供奖学金或校内兼职工作;还有的学校对外国学生不予任何资助或至少在第一年不予资助。加拿大为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和参与社区义务工作几方面的综合表现而颁发的奖金。学生的家境贫富不影响申请的结果,一个学生可同时申请不同种类的奖学金。

  2.学历的相互承认。随着世界各国大学协作的国际化

  和多元化,学期制度、学分制度、学位制度、学衔制度将逐步趋于统一。学生可在两国以上有关院校中流动,双方可以相互承认所修的课程学分,并可得到对方学校的学位证书。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奎恩大学、美国的密西根大学等十几所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早在上世纪末就已开展了国际化交流,鼓励学生跨国界流动。
(二)国际化理念的发展

  加拿大高校教师教育国际化置身于国际大环境,实现办学思想、理念的国际化。加拿大各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都强力推进国际化,他们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把学生送到国外或吸引外国留学生到加国学习,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培养学生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能力,如约克大学近几年先后增加了9种欧洲语言以及汉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等外国语言;第二,把外语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实现多样化融合;第四,送学生到国外短期实习,扩大文化、知识视野;第五,吸引外国留学生到加拿大大学学习,提高国际影响力,并获得可观的经济补充;第六,开展科研方面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人才培养方案。

  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2]在面向21世纪的战略规划中,校方把国际化列为同人事、教学、科研、社区建设并列的五大工作板块之一。为了扩大国际学生生源,特别招收优秀的本科生,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精编图文并茂、简洁详实的招生资料,方便学生索取,按不同国家、地区制定相应的招生策略,确保外国学生的学分绩点与同专业的加拿大学生相当。选取一些新来的外国留学生作为样本,调查他们来校学习动因、未来的成就、对学校的满意度、毕业后继续留校深造的意愿等。

  (三)实施课程国际化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专家的定义,国际课程(International Curriculum)是指在内容上具有国际定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在国际和多国背景下的职业和社交能力,在培养对象上既有本国学生又有外国学生的课程。课程国际化是课程改革发展的过程,它把有关国际内容与课程的正规内容结合起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奎恩大学早在上世纪末就在教师教育的本科课程改革中对课程的体系框架提出了七项要求[3]:有明确的研究领域,有确定的跨学科内容,有国际化内容,有与专业目标相关的经验内容,师生之间有广泛而又深入的相互交流,与科研结合,有明确的关于知识能力培养的专业教学大纲。关于课程的国际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必须有国际化活动;外语被列为专业必修课;提供外国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把国际关系研究或地区性研究作为辅修专业;不断开出关于国际问题的新课程;通过补充范例、项目、论文、辅助读物,使当前的课程国际化;利用在校的外国学生、教师开出适当的课程;为学生与国外大学的师生网上课程提供方便;尽力开通国际联系等,并且该校在后来的五年里将90多个本科专业和10个研究生专业按照上述计划进行了课程改革。

  二、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国际化策略

  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必须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科思想及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融入我国的师范教育模式,在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学科队伍、学科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国际化。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加速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科综合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进程,促使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4]针对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学科综合化程度不高,学科划分过窄过细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学科理念和学科划分管理办法,改革我国师范院校现有学科体系,高起点地与国际师范教育接轨,这无疑是改造和拓展师范院校学科的一条捷径。从目前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实际来看,推进师范院校的教育国际化进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政策扶植

  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受客观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政策允许空间小,不像教育部直属高校具有广泛的办学自主权;知名度低导致对外招生的生源范围小、生源质量低下、培养难度高。但这并不表明地方师范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其局限性,不难发现办学自主权小会使政策的实施更加容易,生源范围小则意味着可操作性强,只要给予政策扶植,假以时日,必能将局限性转化为优势。

  1.改革奖学金和助学金政策

  我国地方师范院校教育经费相对不足,设立海外留学生专项奖学金并不现实,因为这会加大投资成本,给学校和学院带来负担。而在现有的条件下调整已有奖学金的相关政策,降低申请条件,扩大申请范围,便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比如让留学生与本土学生拥有同等的权利参与每学年的校级奖学金评定活动,不仅不会因为指标增加太多而加大开支,反而能使留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融入到本土文化氛围当中,淡化留学生的身份,得到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强化了学校的概念,并把这种影响带给其他留学生,学校和学院的知名度也会因此而增加。同理,在助学金方面,可以为留学生提供具有教育专业特色的社会工作:安排教育类留学生到当地各级教委、教研室以及中小学实习,为教育机关做教师外语培训或担任中小学外语教学工作。助学金的政策使留学生既可获得相应的补助,又能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同时,这种政策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外语教学工作增添了活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2.效仿国际认可的教师资格认证

  教师资格认证是教师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各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两种选择:以学术学习为主的大学教育学学位课程和以实用为目的的学院文凭或证书课程。处于国际化发展起步阶段的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目前尚不具备完全引进国际上认可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的条件,而且外国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也不一定能与我国地方的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所以我们应借鉴其有益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由于教师资格认证的区域性以及各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普遍差异,目前国际上互相承认的教育类学位课程主要以教师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如教育学原理、中西方教育史、各地方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为主要的学分交换课程,[5]而像教育法、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分支学科课程由于受政治、经济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可以说,具体的、完整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尚待达成共识。因此,要达到体现地方特色的目的,就必须将已经得到认可的基础理论课程进一步完善,打造精品。例如在课程中大量加入中国传统教育以及地方教育发展史的内容,渗透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大纲,变换教学风格,吸引国外留学生。

  (二)树立国际化的办学新理念

  观念是先导,正确的观念是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师范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许多新的办学理念,如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6]对于当前处在发展、变革时期的我国地方师范院校来说,教育国际化就是一种重要的办学新理念,其本质是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机制,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全球化。无论是课程、学生、学校还是管理理念、办学模式等在办学过程中必然要有许多国际上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国际化的前提是人才培养标准的国际化,保障是教育适应体系机制的国际化,核心是学科、课程体系的国际化。    

  (三)引进国外优质的课程体系

  引进国外优质的课程体系包括优质的课程设置及其配套教材、课程管理制度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在课程内容上,可引进美国、英国等教育先进国家的权威教材,坚持双语教学和原版教材相结合。在课程管理上,推行国际上以选课为中心的弹性课程学习制度与国际互认的先进课程体系等。引进和学习国外著名大学的优质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推动我们目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首先,为实现国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师范院校应根据我国师范教育的具体特点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计划管理方式,构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其次,推行双语教学,建设一支符合国际化标准的师资队伍,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联办的学科专业必须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用外语全程教学。因此,我们除了要聘请国外教师到校讲授外,本国教师也必须与国际教育接轨,更多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经验。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要利用教师对等交流学习等机会,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外大学学习进修,参与课题研究,或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轮训和攻读学位。通过这种人员互动,为本校带来新的学科思想、科研课题,有利于建设一支符合国际化方向的师资队伍,促进师范院校师资队伍的转型。

  再次,利用合作办学开展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国际交往能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管理方法,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利用学生对等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养成尊重异国文化的心态,接受异国民族风格的熏陶,增强学生研究国际问题的兴趣和适应国际环境的能力。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弊端,只要加强交流和切磋,就能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因此,国际学术交流渠道的畅通,有利于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