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困境及改革研究

时间:2023-04-12 15:22:00

我国教师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管理模式上的“部门条块分割”;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课程设置上的“学科比例失衡”;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缺失”及人才评价上的“考试初衷异化”五个方面。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实施教师教育一体化;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幅度地进行学科比例的调整;凸显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这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路。

  尽管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原先的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顺利完成及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师教育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激化了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不及时地梳理、研究及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不仅教师教育的改革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就连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师范院校以改变专业设置;重视学术研究;调整学科结构及院校更名与合并来应对教师教育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之际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危机。①本文以终身教育的视角来对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给予梳理与探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终身教育的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一)管理模式上的“部门条块分割”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原称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部门如师范院校以及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之间没有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关系,而是“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事实上,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尤其是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开始推行教师教育的新战略,如在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这样一来,培养教师的部门和权限就打破了原本只由师范院校独享或垄断的局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开放式和竞争式发展,但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的培养部门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了我国教师教育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异常严重的弊病,如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在招生方面就存在着严重的忽视市场需求的弊病,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上的严重“供过于求”现状。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的各部门与职后的中小学以及各级教师继续教育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现象,即严重的“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也就是说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只负责教师的职前理论培养,而中小学则事实上成为教师任职后弥补实践运用能力的“实验场”,至于各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只负责中小学教师的假期培训任务。所以,笔者认为一个教师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是被人为地分割为三个独立的培养阶段。尽管这些大学生在读教师教育专业期间需要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与见习,但是,为期4至6个星期的实践时间实在无法形成一定的实践智慧,因此,“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和见习也只能说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②此外,中小学教师的假期继续教育培训也存在着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与中小学教师实际需要之间相互脱离的弊病。显然,教师教育专业的各培养部门之间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之一。

  (二)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

  客观地说,目前,各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强,甚至于还有弱化的趋向。因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于各学科教学论。但是,各学科教学论的教师配备情况及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状况是个非常令人担心的问题。一方面,学科教学论教师普遍年轻化,尽管,这些年轻的教学论教师有着高学位、高学历,但是却又大多是非教师教育专业出身。正如有人所言,当前,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集中体现在“先天营养不足”(非教师教育专业出身)和“后天发育不良”(理论偏低及实证缺失)两个方面,③另一方面,各高校教学论教师又面临着一个专业发展缺失的境地,除了带学生进行短暂的教育实习或见习外,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与精力到中小学进行实践学习,年复一年的脱离实践的所谓理论讲解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教学论教师的理论僵化与学科教学理论生命力的缺失,从而也就导致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缺失,而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又最终导致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离弊病的必然产生。因此,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不能不说是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一大现实困境。
(三)课程设置上的“学科比例失衡”

  一般来说,教师教育的课程知识应当包括三个部分,即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终身教育的视角下,这三类课程之间不仅应当有一个比例平衡的问题,而且还应当着力培养起学生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条件,如终身教育的意识、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但是,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问题。如有人就我国现行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英国、美国、埃及、印度及德国进行了对比,见表1

  从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学科教育时间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英、美等国,还是和发展中国家印度相比都是最长的,而教育理论时间和教育实践时间却是最短的。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过分注重学科知识而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却严重不足的现状。

  (四)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缺失”

  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表现在: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解过多,导致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质疑辩论甚至于思考和消化的时间缺失;另一方面是多数学生缺失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教学中依赖教师讲解的心理过强。⑤笔者在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就大胆地采用了“学生讲解+师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但在实践中,笔者也遇到了种种阻力,尽管其中有部分督导组成员和院系领导的不理解,但最大的阻力却是来自于学生的不适应和不配合甚至于不理解。事实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主动性、自主性、创新性及社会性四个方面。而就现行的教师教育来说,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往往把主要的精力与时间花费在教材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全然不顾学生的个性天赋、专业兴趣、探究欲望、实践反思与创新的内在动机的有无。从而也就造成了多数学生的被动学习与厌学状况普遍存在的现状,当然也就谈不上知识的创新与发展了。所以,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不仅直接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离,而且还是最终导致学生丧失社会实践意识和专业反思与创新能力的根源之一。

  (五)人才评价上的“考试初衷异化”

  现行教师教育中,人才评价还是依靠理论课程的静态考试模式,即以学生所通过的校内课程结业考试的门数及学分来评价学生的合格与否,不仅忽视了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的测试,而且还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关注。这种人才评价无异于考试初衷的异化,即把考试的手段与工具性当做教育的目的与归宿。在这样的人才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很可能会把目光聚焦于理论考试的过关与否上,而全然不顾其实践运用能力的磨炼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师教育的人才评价机制忽视或排斥了社会实践评价项目和学生学习品质的内容。

  二、教师教育的改革走向

  首先,实施教师教育五个方面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纵向意义上的、横向意义上的、发展意义上的、研究意义上的和整体意义上五方面的一体化。⑥就纵向意义上的一体化而言,就是要打破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双向交流的一体化,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之路;对于横向意义上的一体化来说,就是把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基础教育的城乡之间的教师之间也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而发展意义上的一体化是指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学习、进修、研讨、交流环境;至于研究意义上的一体化,则是指引导教师角色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则是指在教师教育之中,把宏观的和微观的、纵向的和横向的、理论的与实践的、校内的与校外的各种教师教育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以促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其次,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就在于充分运用教师教育的实习基地,以半年或一年为期限,把各科教学论教师组织起来深入中小学进行实践学习。可以采用分批分阶段地实地任教的方式来促进教学论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教育的教学理论不断获得实践检验、修正和创新。显然,这不仅需要高校出台利于教学论教师实地任教、外出进修等的政策以及对原有教师管理制度做出相应的改进,而且还需要高校和中小学进行必要的合作以确保这些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第三,大幅度地进行学科比重的调整。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应当以教师教育专业实践化为导向,而走向实践整合型的教师培养则是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⑦这是2006年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学者们的共识。由此可见,鉴于我国现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学科教育比重过大,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不足的现状,应当大幅度地调整学科比重的调整,把原本90%-92%的学科课程缩减至40%左右,而教育理论课程由5%-6%增加至20%左右,教育实践课程也由3%-4%增加至40%左右。

  第四,凸显教学方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激发与引导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及社会性作为教学方式中衡量学生主体性地位是否得以尊重和体现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此,笔者建议,高校教学中应当围绕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这就需要高校在确保教师教学自主权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其中,最为主要的在于改变现行的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价模式。把评价理念由关注教学结果向关注教学过程转变,把评价方式重在关注教学外部向关注课堂内部转变,把评价内容由关注教案书写、作业布置数量与批改次数、课堂板书情况、教学态度等转变为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是否尊重与具体落实情况上。总之,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只有在其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的前提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