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关于目前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谈谈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时间:2023-04-12 15:22:00

网络课程开发工作如今在各个高校开发的热情程度越来高,网络课程的开发无疑对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经过调查网络课程开发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即没有使网络课程优化教学,反浪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存在的网络课程问题分析,提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这一环节上做出怎样的改进措施。使网络课程开发工日趋发展完善。

  [论文关键词]网络课程:问题;教育技术培训

  一、当前网络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理论。
  1.混淆网络课程的概念。将网络课程与网络教材等同,认为将教学中应用的教材发布在网上,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就成为“网络课程”了;将“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等同起来,认为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课件发布在网上,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就成为“网络课程”了。
  2.网络课程的定位和基本要求尚不够清楚。一门成熟的网络课程,可以使学习者主要通过网络方式学习和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这要求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有相应的衔接,同时可以满足学习者对内容和学习过程的主要要求。定位和使用对象不同,教学环节和教学功能各异,势必使学习者在使用不同的网络课程时产生学习的困难,在今后的推广使用过程中也会遇到障碍。

  (二)教学内容。
  1.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忽略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大部分的网络课程都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但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应用还是很少,虽然大部分网络课程都有诸如课程学时安排、学习方法介绍等涉及教学设计的东西,但多半是过去传统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并没有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的设计,设计者更多地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课程的开发。
  2.教学设计仍强调“教”,忽视学习的个性化。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仍强调“教”,强调知识的传授,一进去就开始知识教学,而没有给予一定的情境导入。没有给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缺少一些让学习者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无法让学习者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讨论、问题解决等。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或去讨论组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3.课程的内容和素材不便更新和维护。没有维护功能的网络课程是一个“死”的网络课程,课程中的内容如果要修改或添加,必须经过专业的开发人员使用专门的软件,教师不能或很难对网络课程进行管理。很明显,没有维护功能的网络课程不利于内容的充实和更新。
  4.自主学习资源不足。自主学习是网络教育的一大特色,但目前多数网络课程在自主性学习方面只是体现了学习者自己学习这一特点,并没有为他们提供各种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都提供了网上图书馆和资源链接,但基本上没有基于课程的。

  (三)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不强。现在的很多网络课程,重视教学内容的呈现,包括用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但在设计中却没有注重交互性。现在的网络课程基本上有的只是学习者和计算机(教学软件)之间的交互,而很少有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交互。因此,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很难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模式。
 
  (四)管理机制。对学生开放学习的监督程度不够,网络课程在关于督促学生课后学习的力度上不够。通过记录登陆次数、翻看答案的次数、交作业、提问的情况、讨论参与度等各方面,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督促,没有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就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方面的设计大部分网络课程没有太重视,导致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五)用户界面用户界面设置不合理,学生容易迷航。部分网络课程所用字体的字号过小,行距过密,不利于学生长时间在计算机上学习。另外,界面的布局过于繁琐,导致学生到了一个页面之后常常不知道应该继续做什么,即干扰信息太多,不利手学生自学和教师对网络课程的管理。
二、引发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思考

  以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为一个平台,将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力争给教师制作网络课程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环境。

  (一)关于基础理论。课件是指专门为进行教学活动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包括用于控制和进行教育活动的程序、帮助开发维护程序的文档资料以及帮助教师和学习者使用程序学习的课本和练习册等。网络课件,就是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而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课程与课件的出发点不同,课件是从教学活动出发,课程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但他们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使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和学会与人共事。课件把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出来,但缺失课程的很多内涵,如社会需求分析、课程规划等。而这些缺失在教学中不能显现出来,因此也造成了这两种概念的混淆。

  (二)关于教学内容。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许多特性,如跨越时空的开放性、多点对多点的交互共享性、教与学时空分离等特性。因此,在利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网络课程开发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涵及作用。既要重视学习需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也要注重基于网络的学习情境创设和教与学策略的设计,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强调资源对“学”而非对“教”的支持作用。对前者的设计主要保证其教学性的实现。

  (三)关于网络课程的交互性网络课程的交互性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灵活多样的互动环境。学习是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有效交互中进行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要素。优质的网络课程应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而这种学习环境必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的。良好的互动环境将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能增强其认知主体的作用。综合运用BBS、E.mail、在线测试、实时讨论、聊天室、常见问题解答库(FAQ)等多种方式,同时还要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如BBS中与课程内容匹配的专题讨论专区等),以便更好地支持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和讨论学习。
  2.提供及时反馈。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提供学习兴趣,延长注意保持的时间,并能不断增强求知欲。学习反馈具有三个含义,一是学习系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适当给予学习者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包括学习者目前正在做什么、处于什么位置或者一些适当的提示信息等。二是网络课程的各学习模块中要有及时的反馈系统,学习者能方便地在网络课程中进行自我练习、自我评价,并能得到及时反馈,如指导性意见、学习建议和要求、适时的强化信息等。在强化反馈中通常以激励性的正反馈为主,过多的负反馈有可能会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反馈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导教师和其他学习同伴的评价信息,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都是反馈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都是反馈信息的接收者。
 

(四)关于管理机制。平时作业和小组学习是实行过程监控的主要手段。能否及时按要求完成作业是监控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状态,实行形成性评价、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作业可分自测练习和评阅作业、书面作业与网上作业、课堂作业和阶段作业等多种形式。教师不仅批阅作业对错,而且要写出具体的批阅意见,并且坚持及时反馈、双向交互。组织灵活方便的学习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学习,其中多见于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目标或学习内容开展协同学习、合作学习,还包括传递教学信息、传递学习资料,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解释疑惑、互帮互助,这些都有助于克服远程教育中师生异地而带来的困难,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支持服务的一个环节。

  (五)关于用户界面。针对界面及操作风格不统一,界面布局过于繁琐,层次不清,含义不明等特点,除首页外,在进入真正的学习之后,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对学生的学习可能构成干扰的按钮及操作信息,突出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导航,防止学生迷航。为了提高浏览的速度和效率,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网上多媒体教材的框架建议采用“树”型结构或“蒲公英”式结构,即所有的主要内容再分别展开,主要内容之间还要有相互链接。网络教材的结构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结构清晰的导航系统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找到要学习的内容,便于教学内容的阅读和理解。

  三、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方面培训内容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现提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方面的培训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