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家园网,学术咨询热线:13973556650
按学术家园网发行地区分类查找

以世博为契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时间:2023-04-12 15:22:00

上海世博会正如火如荼进行当中,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正是因为城市化对于中国如此的重要,本届上海世博会将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非常恰当、正当其时。尤其重要的是,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运营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能力。上海世博会正如火如荼进行当中,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人们关注上海世博会,不仅因其规模盛大、史无前例,更因其主题和所召开的时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的主题不但具有广阔的内涵,而且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初,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向性。尤其在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增长方式转型等核心国家目标之间的关系,已被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可以说,要总结全球城市发展观念、科技和实践经验,为中国所用,没有比世博会更好的形式,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也没有比上海浦江两岸更好的场所。

过去的30多年,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4亿多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界就达成普遍共识,大规模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快速成长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仅从中国城市化原动力来看,大规模城市化至少还将持续15―20年。据麦肯锡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中国城市人口将在未来15年中再增加3亿,达到9.26亿。到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其中有8座1千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而北京和上海的人口都将超过3000万。

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在未来15年内至少在城市里创造近2亿个就业岗位,意味着中国人力资源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在中西部城市与东部沿海城市之间的重新配置,在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之间的重新配置;就意味着中国服务产业必须获得巨大发展,以吸纳更多就业人口;就意味着中国必须解决一系列制度、文化、地区差异的问题,减小收入差距,激活内需市场;就意味着中国必须以某种方式解决能源和资源消耗问题,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解决公共服务问题,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问题。总之,中国城市化能否持续,取决于中国城市发展思路是否能够实现模式的切换,取决于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是否能够发生根本变革。反过来说,如果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让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再持续15―20年,那么也就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化之于中国的整体发展,既是因又是果,既提供了衡量效果的标尺,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抓手。

正是因为城市化对于中国如此的重要,本届上海世博会将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非常恰当、正当其时。正是在这样一个主题之下,世博会可以汇集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思路、科技和经验,最终在理念层面上,为中国城市化大战略贡献智慧。可以说,上海世博最大的成就,不单纯在于建设多少场馆,接待多少游客,创造多少收入,更在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给中国城市发展带来“以人为本”的新思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过去那种圈地盖楼、投资办厂的钢筋水泥式的城市化实践,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各地方、各行业的创造力和系统思维,在城市发展这一重要课题上落实科学发展观。

“智慧的城市”就是IBM公司提出的一个城市化发展新思路。一年来,“智慧的城市”在中国和全世界都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其理念和思路在本届世博会中得到了印证和体现。

究其本质,“智慧的城市”首先是一种看待城市的新角度,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和运营者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命体,要求人们认识到,城市本身不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城市是一个系统,城市中的人、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这些过去被分别考虑、分别建设的领域,实际上是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只不过由于科技手段的不足,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隐形的存在。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互联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

智慧城市对于中国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实施将能够直接帮助城市管理者在交通、能源、环保、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进步。例如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将新的智能标签技术与物联网结合起来,可以使整个供应链完全透明,大大提高有关部门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并鼓励创新,为知识型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遇。以“智慧医疗”为例,根据IBM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的研究结果,中国在“智慧医疗”基础设施方面投入300亿人民币,将可以直接和间接创造近16万就业岗位,其中大部分是面向大学生的知识型就业岗位。而这些人的消费,则又可以创造20万个服务业工作岗位。

除上述两点之外,智慧城市还可以为地方管理城市、引导城市发展提供先进的科技手段,并客观上成为衡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维度。城市的智慧化程度越高,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也就会越强,也就能更好地为市民服务,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那么“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是否已经到了可实施阶段呢?答案是肯定的,本届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标志。尽管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探讨城市发展,但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都与智慧城市相吻合。如上海世博主题馆中的“城市生命馆”,就以形象的展示,揭示了城市中各个系统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将城市比喻为复杂的生命体系统,这正是“智慧的城市”的出发点。在“城市未来馆”中,“智慧之城”被作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提出。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当中,更是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有代表性的城市运行改善方案,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帐篷城,德国不来梅的汽车共享,香港的智能卡、智能城市,都以直观的方式就城市系统的智慧化,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在理念层面上启发了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

尤其重要的是,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运营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的能力。世博园本身就像一座小城镇。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世博园这座小城镇将面临接待7000万游客的挑战,要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没有创新的智慧和实践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整套体系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是不可能的。因此,世博园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支持,都使之成为展望智慧城市的一个最好窗口,培养人才的最佳实践。

从支持世博正常运行的信息系统角度来看,与未来智慧城市的支持性信息系统有若干相通之处。第一,世博的信息系统几乎是从零开始,完全针对本届世博会的特定情况而设计、建造的复杂系统,而这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情况一致。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要从每个城市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规划和实施。尽管可以借鉴其他城市、其他领域的有共性的解决方案,但在整体上,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千篇一律,每一个智慧城市都应是独特、灵活,能够支持该城市特色和发展目标。第二,世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典型的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在开放环境中不断进步的过程,既没有如奥运会那样成熟的系统可利用,也不是放在实验室环境中一蹴而就的理想系统,而必须不断接受现实的考验,并且根据现实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改进。这与智慧城市系统是完全一致的,智慧城市不是从哪里拿一个现成系统一安装就可以应用的,智慧城市的设计、建设、完善是一个过程,是与实践互动的过程。第三,世博的IT系统在统一的指导思想下,将世博园区的安保、票务、人员、物流、商业等十多项核心功能系统地组织起来,将各功能系统在现实世界中的关系在计算机和网络中表达出来,这就体现了智慧城市的“系统之系统”的思想。第四,世博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是世博局信息化部主导,但同时又有多个主体参与。不但有多家厂商参与了设计实施,各国家馆和企业馆对于信息系统也有自己独特的考虑。这就需要世博信息系统的主管领导组织一方面要掌握信息主权,另一方面要与各方协调合作,做到既统筹,又灵活。这一点与真实的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在世博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和制度经验将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

可见,如果将世博园本身看成一座城市,那么其背后的运营支持系统,特别是信息系统,就能够比较集中地体现出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些特点。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本身就是智慧城市优势和魅力的一个集中展示,体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实力,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上海世博选择了“城市”作为主体,体现了中国对于城市化的重视。中国能够成功主办世博会,更表明了中国在发展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已经具备了实力,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大发展应当可以期待。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应当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起点和标志。而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并进而有力地支持中国和谐、发展、转型的国家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