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以信息资源为基本条件,为了保证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顺利进行,高校图书馆有必要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并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读者,为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知识服务。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图书馆 资源整合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的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的任务,要想在竞争中继续保持其信息存储和知识服务的“龙头地位”,必须改变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变储藏书籍为储备知识,把“知识”作为图书馆的第一生产要素,并把馆藏文献和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通过高素质的馆员,提供给服务对象。即把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理念应用到实际中,为读者提供既快捷准确又有价值的知识服务,这样高校图书馆事业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所以实现知识管理的前提是为这种管理模式提供全面的知识信息资源。知识管理的四个主要步骤是知识的获取、共享、转化和创新。施行知识管理的前提首先要进行知识信息资源的整合。资源整合,是指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形成新的资源体系。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将各种载体、各种来源的信息资源,依据一定的需要,进行评价、类聚、排序、建库等加工,重新组合成一个效能更高的信息资源体系,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查找和浏览相关信息资源,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根据农业高校的特点,参考各图书馆的整合策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
1业务流程重组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来看,为读者提供的书刊、电子资源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等,是由不同部门提供的;同一学科内容的文献,分布在不同部门,读者获得关于同一学科主题的完整信息要经过若干部门。馆藏资源的这种布局和服务模式,既不方便读者的使用,也不利于图书馆开展深层次的服务。这种业务流程模式无法充分发挥图书馆整体效能,也无法制定一套公平的考核评估体系。目前,图书馆仍然是将高素质馆员安排在内务技术性工作环节上,而直接从事服务工作的一线馆员的业务能力、知识结构等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致使服务工作质量不高,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能适应当代图书馆的发展。从管理理念上看,目前高校图书馆仍是以方便馆员管理为主、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本,而不是以方便读者为主、以读者和为读者服务为本,实际上仍是无视“供需”矛盾,无视读者的实际需求。可见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已成为图书馆增强适应性和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将使图书馆人力资源、文献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设备与技术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从而满足高校读者不断提高的信息需求。
农业高校图书馆实现业务流程重组,要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以人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是: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努力为读者提供满意服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馆情、循序渐进。
业务重组的实质是对图书馆原有业务部门和业务流程进行脱胎换骨的重新设计,它强调打破职能部门的分界线,而并非是对图书馆原有业务部门和业务流程简单的合并或增加。根据高校读者知识服务的需求特点,笔者建议按本校学科或专业,根据图书馆各种资源现状,把图书馆划分为若干个学科或专业性的部门,每一部门均为全职能部门,负责该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知识服务、读者辅导。学科文献信息中心的文献信息资源是集印刷型书、刊、资料和数字化电子资源及其它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为一体.也就是说,把某一学科专业的所有类型信息资源都有机整台在一起;同时,学科文献信息中心要配备足够的阅览室和计算机等设备。学科文献信息中心要承担包括信息的搜集、整序、开发、传递、服务、读者技能培训、相关技术服务以及其它如统计、分析、评估体系的构建等所有业务;馆员将被充分授权,可以灵活、快速、适时地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中心工作的馆员应该是学科专业的知识导航员,信息整序、传递、开发的专家,网络数字化资源使用技巧的指导员,活化分散在各种文献载体里知识的智能型人才。并设两个横向部门,就是技术支持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技术支持部门主要职能是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图书馆网络和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宏观调控部门主要职能是协助馆长做好行政与业务的协调工作,承担决策参谋、中介协调及事务管理等工作,具体事务的承办是其主要职能,它是图书馆的总后勤部与总服务台。
2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
2.1建立信息组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组建由分管校领导为组长,图书馆、教务处、科研处及各院系行政一把手,共同参与的信息资源整合领导小组,成立以图书馆为基础,全校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实行“全校共建、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责任共担”的模式,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2.2各院系资料室资源的整合各院系资料室是高校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完全应当纳入整合的范畴。要想充分建设好并利用好院系资料室。首先,要对其进行调整和重组,根据学校的规模,以图书馆为中心,建立辐射全校的信息资源布局网络。把学科相近的和可以共用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组合,建立几个具有明显特色的文献资料中心。并由业务重组后的图书馆统一管理掌握,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其特色。其次,信息的整理纳入图书馆的数据库,由图书馆专业人员或在其指导下完成数据的加工。
2.3教材文献资源的整合大学教材也是高校宝贵的文献信息资源,也应该纳入学校统一的管理。多数院校过去图书和教材分属两个部门,客观上造成信息资源管理上的漏洞与浪费。实行图书教材统一管理后,采购人员可以根据教师或教科书的编者所提供的参考文献购买,使之相互配套。同时也可加深采购人员对每一课程的了解,便于把握各课程总的发展趋势,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体系。这样,将更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2.4学科信息导航系统针对专业研究用户的需要,建立覆盖国内外本学科权威专业的各种信息资源的规范导航系统,采用标准元数据可靠并深入地描述信息资源,采取规范知识组织体系对所收集资源进行浏览和组织,支持分布式信息资源的选择、描述和组织,支持定期数据的自动检验和计算机辅助更新。
2.5通过建立学科资源库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将全校的信息资源,按照相关学科或主题,依据一定的原则重新类聚、组合,使其系统化。它不是简单的资源累加,而是经过图书馆员的分析、筛选后,将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资源在保持其学科整体性、关联性的基础上,经过分类、标引、建库等加工,重新集合成具有新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系统化的资源体系。给每一学科建立信息资源库,将有关的馆藏印本书目资源、电子资源、音像资源、特藏资源、网络资源等归人其中,即组成了系统化的各学科信息资源库。内容详尽、资源丰富的学科资源库,不仅能集中某一学科专题的信息资源,而且对这些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揭示报道,不仅提供信息资源定位,还提供知识内容。
3信息资源检索方式的整合
为让用户只需进行一次检索,就能得到所需的各类型信息,就必须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检索方式进行整合。它包括以下内容:
3.1数据库之间检索方式的统一针对各种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在内容上有重复、检索界面不统一、检索方式各异的现象,必须开发新的系统,提供给用户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用户只需一次检索,就能实现对馆藏各数据库的交叉检索,并且由系统自动对命中结果进行查重处理。
3.2各类数字资源的无缝链接通过提供一个基础平台,实现馆藏的各种渠道来源的数字化的文字信息、图像信息、音视频信息的聚合,实现多级数字化资源的链接。如IBM公司和中国文津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由数字资源建设体系、数字资源存储与管理体系和用户服务体系三大模块组成,支持对知识和数字化资源的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和利用的全过程。
3.3实物型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检索方式的整合即各类型馆藏信息资源检索方式的统一。它将传统的书目资源系统与数字资源的检索整合系统进行连接,形成一种全新的各类型馆藏信息资源的组合体系。通过编目工作中对特定字段的著录,来实现以目录形式整合相关主题的实物型信息资源与虚拟型资源的检索。
3.4培训用户获取信息能力的功能大学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是专业信息和学术信息的传播、交流、生产的重要场所。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在面向全校开设检索课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编制各种常见、常用的学习软件和使用软件的下载、使用信息的法律法规的案例教学课件,力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通过校园网向全体师生传播,促进他们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掌握有关的信息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3.5建设本行业、本地区网络中心及网络信息的整合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发挥信息资源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课题。高校图书馆拥有文献资源和人才技术的优势,通过横向联合,与本行业、本地区的图书馆共同建设网络中心,以充分实现各图书馆网站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实践过程中发现并发展了文献分类法,使纸质文献的传播、使用管理井井有条,其管理思想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高校图书馆应发挥信息管理优势,不断探索技术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分类管理文献的思想有机地移植到网络信息管理中来,逐步实现网络信息的有序化,使高校文献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服务。
4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办馆理念和文献自我保障意识,已经无法满足读者日趋增长的信息需求。联合共建、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要实现各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就必须建设一个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该平台功能应具有能有效实施联合采购、联机编目、网上通借通还服务以及文献资源浏览与下载等功能。具体建设可以采用基于Web的Intemet技术来建设内部信息网络,然后通过网关与外部Intemet相联,形成一个能够实现存储各馆资源、实施联合采购、联机编目、网上通借通还服务并共同开发馆藏资源和利用网上电子文献资源,使校内读者能够进行实时检索、联机存储信息的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天津高校已经实现了资源共享,各馆之间也实现了馆际互借。
5知识地图的构建
在知识管理的前提下,为实现“以人为本”知识服务理念,有必要在业务流程重组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系统化,目前知识地图在高校的应用虽尚属起步但前景十分广阔。在高等院校中,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对高校教学、科研、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的每个管理阶段所产生的管理信息的充分挖掘,必然会形成对高校各专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实施管理的问题,知识地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它通过对知识的分类与关联,以及对隐性知识的描述实现了高等院校知识的交流与运用并促进了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用到基于Web的开发方法;为了体现知识地图的可视化原则,还要用到相关的可视化技术和方法对知识地图中的知识结构层次进行划分,再次还要用到知识分类的方法。知识地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经过整合提升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称之为知识整合。
在汇整了所有知识资产的来源后,接着便是对知识进行分类的工作。知识层次的划分一般为三个层次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每个领域包括一系列的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包括一系列的知识点。这种结构可以理解为由点知识构成线知识,再由线知识构成面知识领域的层次结构。这种分类要听取业务专家的意见将知识层次划分为更小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通常的做法是根据组织业务背景来进行知识资产的分类,配合组织的专业术语,将知识分门别类地归类于不同的业务流程或知识项目内,并标示其间的关系。在这个阶段,清晰的知识结构已经构成了静态的知识地图,它能明确地指出组织现存了哪些信息与知识及其层次结构关系。
知识地图的构建是一个与专业极度相关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在对专业相当了解或在全面了解专业的人员指导下完成,并结合相关的软件制作系统创作完成的。依靠知识地图,知识需求者摆脱了知识混乱的局面,并可以利用知识地图的导航功能有条不紊地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
6结语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涉及到高等院校的方方面面,从宏观方面来说涉及到高校的各部门,从微观方面来说涉及业务流程重组、信息技术、人员配置等图书馆各方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而且对于信息资源整合的建设,高校图书馆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理想、完整的模式。所以应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各项信息技术,调整人员配置,重组图书馆流程,为有效地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一种基于全方位的新的服务模式下的知识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