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5:22:00
本文通过对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内涵、体育对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了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途径,以期为高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对高职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的本质就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的健康生活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再把掌握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疾病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向现代化转型对人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持健康已成为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大量的调查显示,缺乏运动已经成为导致现代人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晓光研究员调查发现,在我国18至44岁的成年人中,有83%的人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如果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下去的话,未来我们会有4亿人超重,2.1亿人患高血压。全国4次青少年体质健康普查表明,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专家认为主要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要改变这种现状。首选良方是让学生参与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于是,人们为了根治各种由于生活方式造成的社会疾病不得不把体育运动纳入医学。因为体育运动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调节并改善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世界卫生组织亚洲太平洋地区主任尾身茂指出,每臼运动,可以使患心脏病的概率降低50%;如果结合健康饮食和不吸烟。患各类癌症的概率将降低70%。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大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为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出实在的贡献。
因此,强化全社会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膳食行为和日常生活方式,就成为人们预防“不良生活方式疾病”的共识。
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途径与实践
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呢?结合实际,提出从以下途径着手,见下图。
1学校教育
(1)营造全氛围的养成教育环境。制度保障。学校相关制度的建立,是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保障。学生只有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去学习、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不断规范化。如:①学校可以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参加半小时的课外活动,每月必须参加一次学校的小型体育比赛,每学期必须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每学年的体质测试应有所提高。如果以上规定中,有两条不能达到的学生可视为该学年的体育课程不合格。②在配合相关部门行政干预的同时,高校也可以开展以低年级为主的控烟运动,制定相应措施,规范学生行为,注重教师形象.学校公共场所设立无烟区或无烟学校。③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精神,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形成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潮。通过制度的确定,让学生明确学校和社会崇尚的健康理念与育人要求、认识健康生活方式的价值,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挥班集体、宿舍的养成教育功能。班集体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依托,而且是健康教育的场所。建设优秀班集体。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宿舍既是学生栖身的场所。又是多种思想交流、碰撞、冲突的场所。因此。一个班集体、一个宿舍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影响很大。调查表明:一个集体的同学如果都养成了喜欢运动、平时注重膳食营养、无抽烟和喝酒的好习惯,那么这个集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形成好的生活方式。因此,经常举行班级、宿舍之间的体育比赛,可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发挥班集体和宿舍的养成教育功能。
发挥校园文化养成教育的功能。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始于课堂、形成于课外、实践于社会的过程。因此,应不断加强养成教育的环境建设,把养成教育的内容辐射渗透到校园环境中去,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环境,使学生时刻置身于无声的养成教育氛围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的。例如:在食堂贴上“饮食合理,适量运动,保障健康”的标语;在体育馆贴上“生命在于运动”、“为了健康,请您常来”标语;在宿舍宣传栏贴上“吸烟有害健康”,“良好的睡眠促进健康”标语。在校园主干道贴上:“运动让你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因运动而美丽”等标语。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健康教育的存在,如:每学期举行以“参加长跑比赛,告别不良习惯”为主题的校园长跑比赛等活动。改革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把网络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的方式,把学生从网络游戏中拉回到体育运动场来。在学生中举办“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征文或辩论赛等。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2)“全”课程教育。学校体育课对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很大,但养成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范畴,应渗透在其他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各任课教师应在养成教育中起一个全面引领的作用,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载体.深入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如德育课中可渗透关于生活方式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内容;在哲学课中渗透关于生活方式发展规律的有关内容;在体育课渗透体育锻炼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等内容;在社会学课程中可渗透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内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讲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在数学课关于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可以把时间和人的一生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注重健康、热爱生命;在环保课程中,教师就可以由环境烟雾污染引出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加深学生对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语文课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名人良好习惯对人生影响的事迹和警语等,使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有更深的认识等。只要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养成教育特点,就一定能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全”教师负责。教师群体的良好形象,是养成教育丰富的资源和最形象、最生动的感召力。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同一教育内容,由不同的教师传授,所获的效果会大不相同。因此,首先要求每一位老师对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新理念,对学校教育计划中的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和健康环境要有正确的理解。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应系统地掌握现代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提高健康教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第三,教师要树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在学生面前不抽烟、不酗酒等健康形象,教师主动戒烟、控烟,关注健康的良好行为,会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2.家庭教育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基地。多数学者认为,父母教育方式对子女心理发育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教育方式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作为家长,应不断学习一些健康知识,懂得孩子身体健康的需求,树立自身的榜样作用。对孩子不良的生活方式适时引导和矫正,逐步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也应不定期地对家长举行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假期和家长取得联系,对学生进行实时的监督,这些也是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好办法。因此,家庭教育要寻求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体化,争取最大的合力。
3.社会教育
个人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个人的习惯,往往也受群体和社会的影响。在交往频繁的现代社会,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已经水乳交融,许多曾经被认为是个人爱好的生活习惯或生活选择,都关系到社会群体甚至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在养成教育中,社会教育也有特殊作用。社会教育要与学校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社会要加大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确宣传和相关信息的传播,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增强强烈的褒贬力量,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对于健康生活方式人人都赞扬、对不良生活方式视为耻辱的良好氛围。要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在养成教育实践中,要重视自我教育法的运用,力求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视为主动的塑造过程。因此,要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做好广泛的宣传和深人细致的思想工作。如要求学生养成不抽烟的习惯,就要把抽烟的危害性给学生讲清楚。任何纪律的要求,只有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才有可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运用自我教育法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教育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②养成教育是一种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的规则教育。适时开展“自我教育”的经验交流,宣传推广“自我教育”成效好的学生的先进经验。③提供一定的宣传阵地,如板报、自办小报、班会、文艺会演等。自我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自身,为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目的,应切实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和手段,启动教育主体的意识,使其认识到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是自我发展的必然需求,从而激发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慎独自治的境界,这是我们养成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者之间必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共创良好的育人大环境,使其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从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健康生活养成教育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