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15:22:06
《湖泊科学》(ISSN 1003-5427; ) 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为双月刊,每1、3、5、7、9、11月6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主要刊载反映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领域如环境水化学、环境生物学、生态毒理学、藻类学与富营养化、淡水生态学、湖泊物理学、生态水文学、河流学、水库学、古湖沼学与全球变化、流域地理学以及湖泊保护与资源利用、生态修复工程、遥感技术应用、监测模拟与预警等方面的最新原创性、高水平研究成果。
《湖泊科学》目前已被国内所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并被EI、Scopus等数十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学科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位居国内优秀学术期刊前列,多次荣获“全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湖泊科学》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面向世界湖泊科学研究前沿,服务我国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依托广大湖泊科学科研工作者,以搭建国内最权威的淡水科学知识创新服务和学术出版交流平台为己任,坚持脚踏实地,公正公平,发挥学术期刊科学性、权威性、导向性、服务性窗口作用, 提升我国湖泊科学研究的国际显示度和国际影响力。
《湖泊科学》接收传统论文类(研究论文、综述、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学术争鸣)和非传统论文类(自然解读、数据集、消息动态、读者来信)等类型来稿。
传统论文类来稿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英文论文须提交中文标题、摘要等信息;来稿不限篇幅,但是鼓励作者将部分原始素材、数据、材料以附件形式提交、呈现。
来稿务必遵循“《湖泊科学》出版伦理规范”。
2.1 来稿类型及通用要求
——(1) 综述:刊发相关学科热点、焦点内容的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系统性、总结性及前瞻性归纳和述评。要求作者针对某一特定热点话题开展系统的回顾并重点述评最新5~10年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责任作者 (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 必须在相应研究领域有较长研究积累并已经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过若干论文并获得同行认同。投稿时应再提交一份完整的责任作者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清单附件。
——(2) 研究快报:刊发相关领域尤其是热点选题的突破性、创新性明显的最新研究发现。具体写作要求同论文类,同时要求作者再提交一份本研究的创新性、新颖性及希望尽快发表的理由陈述。快报全文原则上篇幅不超过6页。快报投稿时要附至少1位编委的推荐信,并推荐3~5位审稿专家。
——(3) 学术争鸣:选题必须是学科热点、敏感话题或可能引起读者尤其是专业同行争议的话题。提倡并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文写作要求同传统论文,但是遣词造句忌人身攻击,忌刻意贬低前人研究成果或现有的湖泊管理实践、工程或项目。争鸣要以事实、数据为依据,以逻辑、科学为准绳,目的是学术交流,通过争鸣达到越辩越明、越讨论越科学的目的,忌上纲上线,忌一叶障目,忌断章取义,忌孤芳自赏,忌大鸣大放。
——(4)自然解读:刊发针对湖泊、河流、湿地等天然水体发生或存在的各种热点、特异、罕见自然现象或水体表征的解释或科学推测,代表性水生生物种群(尤其是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系统介绍等方面的专业科普小论文。论文宜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可附声像文件),并含参考文献和简明中、英文摘要(100字以内),彰显解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论文是否值得发表,主要取决于自然现象的时效性、物种(或物种直接导致的自然现象)的大众关注程度、解释或推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以及作者的从专业到普及通俗性的文笔表达力。所有审稿通过的自然解读稿件,稿酬将从优发放。同时,编辑部要求作者同时撰写一篇同步刊发在《湖泊科学》微信公众号的科普小文,图文及写作模式可以使用、参考网络化语言。
——(5)数据集:为推动原始科学数据共享,刊发基于湖泊及流域科考、野外长期监测或定位实测、典型湖泊/流域系统监测的环境/生态/物理要素数据的基础数据集。数据集需要在摘要之后陈列(中、英文对照)数据集基本信息(三线表),含数据库(集)名称、全部作者、通讯作者、时间范围、地理区域、空间分辨率(可选项)、文件大小 、数据量、数据格式、数据链接及数据库(集)组成等信息。数据集正文一般包括数据集采集和处理方法、数据描述、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 以及数据使用方法和建议等。数据集链接存档位置及链接推荐存储在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湖泊-流域分中心(http://lake.geodata.cn/),或国内外知名专业数据库或大型综合数据库(如http://www.sciencedb.cn)均可。数据集本身仅在线发表。数据集论文是否值得发表,主要取决于数据的完整性及可靠性、序列的时间跨度、数据质量及数量、样点或湖泊/流域的代表性、参数或要素的科学意义及潜在的学术价值等。原则上不接受已经被作者或团队以图表等形式呈现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的原始数据集。
——(6)术语规范:刊发在湖泊科学相关领域术语规范、统一、翻译交流的文章,包括(但不局限于):国际上水生生物类群分类的新动态、术语中文翻译的问题及纠错、常见属种拉丁文名称和中文翻译更新对照、易混淆术语及争议名词的辨析统一等。来稿可不含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篇幅可短可长,但一般不超过4页,详尽内容表格可以以电子版附件形式呈现。本栏目审稿过程公开,以达到交流、统一、共识的目的。所有来稿一经审稿通过,将尽快发表。
——(7)读者来信:读者可以就本刊已经发表的论文类的观点、结论及推理过程,或学科热点、读者误区等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读者来信篇幅宜短小精悍,原则上不要超过1页除非是需要原论文作者答复或回复的质疑。如果需要,我们会邀请/要求原作者对读者来信进行答复,一并刊登。
——(8)消息动态:刊发关于学科研究及管理实践等方面的重大突破、进展及动态,如国际学术会议、专著出版、知名学者缅怀、奖励性成果、重大工程及管理动态等。
——(9) 其它(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 来稿一般应含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部分。稿件务必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字精炼。文字表述要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统一性,忌口语化、诗意化、情绪化。论文前言应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梳理和凝练,以充分彰显本文选题研究意义。材料与方法要明确陈述论文涉及的地理背景、(野外)数据采集、室内分析质量控制及数理统计等。结果表达忌罗列堆砌与本文选题无关的数据。讨论要充分引用、参考近几年发表的最新国内外相关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突出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微。
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
立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
结论要留有余地,文字要言简意赅。
2.2 来稿写作具体要求
除消息动态、读者来信外,所有来稿须含标题、作者及单位信息、脚注、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附件(及说明)(可选)、致谢及相关利益冲突声明、参考文献等。具体要求如下:
(1) 标题:标题应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和创新点,便于检索、分类;
(2) 作者:作者署名及排序须遵循《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作者单位请列出全称、所在城市和邮编。 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如超过一人,允许并列标注,但是并列 (第一、通信) 作者不得来自同一单位。
(3) 脚注:请注明投稿日期、资助来源(如基金等)和通信作者E-mail;推荐作者提供ORCID。
(4)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全文的客观性概括,包括研究目的、地点、方法、结果和结论;要突出论文的主题,充分反映论文的创新点。中文摘要500~800字,要求不分段,无引文;要有量化数据;不要对论文的研究意义作评判。英文摘要1000~1500字,要适当增加对研究背景和地点的陈述,内容可与中文摘要不完全一致。数据集(论文)摘要须扼要阐释本数据集所采取的研究或实验条件与方法,简要描述数据集的基本情况,如点位及代表性、时空跨度、特征、数据质量控制与潜在利用价值与意义等。关键词以3~8个为宜,建议充分标引读者可能检索得到且与标题不重复的主题词。
(5) 正文:
——正文标题:一般只列三级,如1、1.1、1.1.1。
——术语及计量单位: 术语缩写除读者广泛熟知的外,正文中首次出现时,要加括号补充缩略语全称由来。数学公式、变量符号等务必规范统一,并正确标注大小写、上下标和正斜体。公式中变量用斜体,常量用正体。第一次出现的物种名称要标注拉丁名。物理量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避免使用亩、ppm、ppb等单位,具体请参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要求。
——图表:图表随正文排,文字在前,图 (表) 排在对应文字后面。力求精简,图和表的内容不得重复。图、表中一切缩写符号代表的意义必须明确。 图中所有字母、文字字号大小要统一。 图表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 图、表题目均要求中英文对照。
(a) 图 (非地图类):图件须清晰,无背景底纹、无底框线,建议在不影响对文章科学性阅读理解的前提下,尽量使用黑白图。图例不应有图例框,并应采用易区分的图例标识,尽量避免采用粗细线条或不同颜色的线条。要求图中线条清晰流畅,层次分明。半栏图宽度小于75 mm,通栏图宽度小于140 mm,图中主线(函数线)粗0.25~0.5 mm,辅线(坐标线)粗0.25 mm,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以六号字(7.5磅)为准。横纵坐标要标注物理量和单位,格式为:物理量/(单位),如TP/(mg/L)、时间/h等。
(b) 图 (地图类):文中尽量不用世界、全国地图,能用表格表达的尽量用表格表达,区域范围尽量用经纬度范围代替。如果一定要用,凡涉国界图件 (国内边境省份、全国、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全球) 必须使用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底图 ,所用底图边界不得修改 (包括南海诸岛位置) 。 为适应排版时图的缩放,推荐使用线段比例尺,并在图题下注明“该图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S(2016)xxxx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c) 表格:中、英文表题应居中排于表格之上。 除非特殊要求,一般使用三线表,表中不得出现竖线,尽可能少添加横线。 文中一般不得出现细长表 (可纵、横栏调换),表格一般通栏,表中文字居上排。 表头中物理量和单位应标示为物理量/(单位),如TP/(mg/L)、时间/h等。 表中注释以1)、2)……置于表格之下;表注要充分。
(6)附件:对于一些原始性、支撑性的基础信息 (如调查生物物种名录、基础地理背景数据、模拟计算中的公式推导、相关原始计算图表、大幅表格、需要补充说明的物种或现场图片、关键过程的影像资料等),建议以附件形式提交电子版文档。 论文最后出版时将不再印刷此类信息,但是在论文最终出版的电子版和网站中会一一体现。
(7)致谢及利益冲突声明:除署名作者外,论文成文过程中如资料采集、野外考察、实验分析、数据处理、修改完善等得到的个人及单位的支持和帮助,都应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一一致谢。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主要组成成分,参考文献的著录是否符合要求是判断论文是否值得发表的重要因素之一。《湖泊科学》不限制参考文献数量,请作者在投稿前/修改定稿时检查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是否符合如下要求:
1) 是否查新查全?论文的写作是否充分参考并引用了该研究领域近年来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论文的讨论作者是否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行研究工作进行了充分的比较后再挖掘本文结果的意义? 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
2) 是否明确标引?稿件中应明确标明哪些是作者自己提出的,哪些是来自他人的工作 (即使是对他人工作的改正或修正更要注明)。请明确标明他人工作的引证来源,并作为参考文献列出。要避免回避引用或断章取义等类似现象。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所有作者最近已经发表或已经投稿在审的与本论文内容明确相关的论文,一定要明确标引。
4) 是否标注了DOI号?《湖泊科学》已对所有创刊以来的全部论文注册了DOI号。提倡作者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同时给出该文献的DOI号,尤其是国际英文期刊的文献。这样便于提升论文后期发表、引用时的显示度和Crossref,也便于读者更好的追溯相关文献。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列入参考文献原则上须为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一般不得少于10条,建议多引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的最新文献。请按文中引用文献先后次序著录,相应正文中以上标[×]标示。
具体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如下:
——1) 专著
Author(s). Book name. Publisher location: publisher, year: pages.
作者(或编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2) 期刊论文
Author(s).Article title. Journal, year, volume(issue):pages. DOI.
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年,卷(期):页码.
——3) 论文集或专著章节
Author(s). Article title (or chapter title).In:Author(s) ed(s). Book title. Publisher location: publisher, year: pages.
作者。 文章题目(或章节题目).见:论文集编者或专著作者编. 论文集(或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页码.
——4) 学位论文
Author. Title[Dissertation]. Location: Institute or University, year.
作者. 题名[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出版年.
——5) 其它类型
请参考国家有关规定。具体要求必须含以下4个部分即可:
Author(s). Title. Source, publication time.
作者. 文献题目. 原始文献出处,时间.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要求:
1) 著作者最多列3人, 多于3人时请加“et al”或“等”;中文作者姓名需缩写:
——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拼写是Liu Xiao Qiang, 建议用Liu XQ;
——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拼写是Liu Xiaoqiang, 建议用Liu X;
——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拼写是Liu Xiao-Qiang, 建议用Liu X-Q。
2) 期刊名允许缩写,但是要求缩写规范、前后统一;也可以不缩写;
3) 尽量不要引用内部资料,如行业标准、非公开出版的论文集、总结报告等;
4) 尽量不要引用非核心期刊文献;
5) 不提倡引用各类网站、新闻类如报纸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内容或信息;
6) 不要转引文献;
7) 不提倡大量引用教科书或非学术类信息;
8) 不提倡引用学位论文;
9) 编辑部保留对自引明显的作者予以警告及对相关文献予以删除的权利。
参考文献著录示例:
[1] Jr Pearson FJ, Coplen TB.Stable isotopes of lakes. In: Lerman A ed. Lakes: Chemistry, geology, physic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78: 325-340. [专著中析出文献]
[2] Christl I, Metzger A, Heidmann I et al. Effect of humic and fulvic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ionic strength on copper and lead bind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5, 39(14): 5319-5326. DOI: 10.1021/es050018f. [期刊论文]
[3] Qi MM, Yao XJ, Liu SY et al. Dynamic change of Lake Qinghai shoreline from 1973 to 2018. J Lake Sci, 2020, 32(2): 573-586. DOI: 10.18307/2020.0225. [祁苗苗, 姚晓军, 刘时银等. 1973—2018年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 湖泊科学, 2020, 32(2): 573-586.]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4] 饶钦止. 湖泊调查基本知识.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专著]
[5] 王国祥.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的物理生态工程及其机理[学位论文]. 南京: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1999. [学位论文]
[6]Peterson SA.Hydraulic dredging as a lake restoration technique: past and future. In:EPA.Management of Bottom Sediments Containing Toxic Substances. Tokyo: 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US-Japan Experts Meeting, 1977. [会议论文]
[7] 范成新, 陈爽. 水体污染底泥生态疏浚面积的确定方法. 中国专利, 201010287880.7.[专利]
投稿前,请您仔细阅读“关于《湖泊科学》投稿/收费/录用/发表等事宜的声明”以及“《湖泊科学》出版伦理规范”,然后登录《湖泊科学》网站投稿。
投稿前请准备好以下材料或信息:
(1) 稿件:请准备好已添加行号的DOC及PDF文件,请仔细检查拟投稿是否符合《湖泊科学》来稿要求。 投稿系统提交论文后,在审稿期间,请不要对论文进行任何补充或改动。如果确实由于粗心或原稿太粗糙需要作较大改动,请申请撤稿,然后重新投稿。不过这种反复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2) 下载《湖泊科学》投稿声明,签署后拍照或扫描成电子版。 保证来稿无抄袭、剽窃、侵权等不端行为。严禁一稿两投。
(3) 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的联系方式(电话及E-mail):通信作者一定要填写其经常使用的工作E-mail,不要提供QQ邮箱等公共E-mail帐号。 除非第一作者就是通信作者,否则不允许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共用一个E-mail。
(4) 推荐或建议回避审稿专家名单:投稿时作者可推荐或建议回避审稿专家各2~4人,也可不推荐。请尽量不要推荐著名教授或本单位人员或与论文学术内容关联不大的专家,推荐审稿人的联系方式请尽可能详细。 如果有需要提请审稿回避的专家,请简要说明原因。 作者推荐或建议回避的审稿专家仅供参考。
(5) 其它附件材料:如附图附表、投稿说明信、研究快报投稿的理由陈述、综述投稿的作者相关已发表论文清单、针对原审稿意见的详细答复以及作者认为论文质量有大幅提升的陈述 (仅限大修后重投稿) 等。
投稿系统在《湖泊科学》官网 左侧,请先注册后 (已注册账号可忽略此一步) 登录投稿,然后按照系统提示及要求将下列材料上传到投稿系统:
——a) 添加行号的稿件DOC文件和PDF格式文件;
——b) 著作权人亲笔签字的投稿声明;
——c) 有关联系人的详细联系方式(手机、E-mail、通讯地址),
——d) 其它附件材料。
大修后重投的稿件,按新投稿处理。除了需要和新投稿一样提交上述a),b),c)材料外,投稿时还需要提交针对原审稿意见的详细答复以及作者认为论文质量有大幅提升的陈述 。
如果有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其它论文同时在投稿、在审、待刊 (中英文不限) ,请在投稿时/定稿时务必说明清楚。并请务必充分相互引用,检查可能的重复程度,避免可能的学术不端。
稿件是否值得发表,完全取决于审稿。 《湖泊科学》实行三审制度,即:初审、外审和终审,除终审外,初审和外审均可能不止一轮,退稿或退修完全可能出现在从初审到终审任何阶段。编辑部初审由责任编辑负责;通过初审且符合格式规范要求的论文将邀请至少3位 (综述5位) 同行专家外审,《湖泊科学》实行单盲审稿,即审稿人信息对作者完全保密但是审稿人知悉作者信息,编辑委员会将综合外审意见给出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大修后建议重投或退稿的处置意见,并将所有审稿意见转达作者。编辑委员会负责所有稿件的外审及终审。
关于审稿时间节点,一般情况下,初审将在收稿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外审2个月内完成;修改稿需要复审的,复审时间为1~2个月;终审3~7天内完成。 (所有时间都是上限,实际编辑中往往会更短一些;遇法定节假日,时间会顺延,请相互理解、谅解。)
《湖泊科学》不收稿件审理费。
所有返回作者修改的,初审阶段要求作者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3个月内未返回修改稿的视为作者自动撤稿;外审审稿意见返回作者的,要求作者2个月内返回修改稿。 在上述约定时间内没有返回修改稿,也没有来信说明原因的,该稿件将按自动撤稿处理。 如果需要补充数据、完善实验等作者可申请延迟返回。
原稿作者排序、通信作者不允许修改时擅自改动,尤其是排名前三的作者署名、单位。 署名和作者单位改动需要通信作者E-mail和编辑部沟通申请后,经编辑部同意方可生效。
所有审回的需要复审或建议修改后发表的论文均需要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 作者修改时须将论文修改部分用红色标注,并另外提交针对每一条审稿意见的详细说明;对审稿意见有异议的,要陈述理由。
修改稿需要复审的,作者需要提交:
(1) 添加行号的DOC及PDF格式的修改稿 (含图) (正文修改部分请红色标注) 及可能的附件材料;
(2) 有关稿件内容的修改说明 (需针对每一条审稿意见逐条说明或陈述);
审稿通过拟发表的论文,作者需要提交修改定稿及DOC电子文档,具体要求如下:
(1) 按照版心尺寸要求 (A4纸 (Word文件页边距:上、下空4厘米,左、右空3.2、3.3厘米) ,中文用小五号宋体字,每页44行,每行45字) 和《湖泊科学定稿模板》排版定稿。
(2) 单独插图或图件的矢量图电子版,具体要求为:图像(如照片)要求提供分辨率大于300 dpi、色彩分明的高质量.tif、.gif或.jpeg文件;数据图要求提供.eps、.pdf、.emf、.ai、.xls等格式的矢量图 (须直接通过软件生成的图) ,所有图均可以附件形式打包上传。
(3) 可能作为附件的附图附表等材料。
(4) 下载《湖泊科学》著作权转让声明后,经主要著作权人(第一、第二、第三作者及通信作者)签字后拍照、扫描后上传至系统,将论文的版权(含印刷版、电子版以及网络版等)全部转让给本刊。
(5) 鼓励作者在提交修改稿及发表所需的图件外,汇交论文关联数据并公开发布。推荐论文关联数据发布在我国自主研发的数据存储平台,如科学数据银行ScienceDB (http://scidb.cn)、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湖泊-流域分中心(http://lake.geodata.cn/)等进行数据汇交和共享。
所有审稿通过的拟发表论文,请通信作者务必在签字提交著作权转让声明材料后,亲自发Email给编辑部,确认最终的修改稿版本及签字材料已经通讯作者首肯。
审稿通过后拟发表的论文,作者返回的修改稿版本将作为最后发表的定稿文稿。编辑部将对文稿内容进行更细致的编辑加工,编辑针对论文任何内容上的重大修改,将与作者联系进行确认、反馈和沟通。《湖泊科学》编辑部承诺,保护论文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论文编辑加工时将充分和著作权人沟通,定稿出版前将呈著作权人首肯、校对同意。
论文清样将在出版之前呈送作者校对一次,请作者认真校对校样全文。由于编辑对修改稿有不同程度的编辑再加工,正文和作者返回的修改稿肯定有差异,而且排版人员往往重新清绘过原图,对表格、公式、符号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再处理,校样内容可能与原修改稿诸多细节处出入较大。 请不要对文章内容进行任何添加。 若原稿有原则性错误可与编辑部协商解决。请收到校对通知后将逐条校对意见 (或批注后的pdf文件) 上传到系统。
终审后拟发表论文将在1~2个月内通过《湖泊科学》官网左侧的"优先出版"栏目及CNKI知网同步网络首发。优先出版的格式为PDF(知网可能会对网络首发的版本再加工成HTML格式发布,但是我们不建议读者通过知网下载阅读该HTML版本)。优先出版的版本均有确定、唯一的DOI号,也有明确的年、卷、期号(均标注于首页的页眉处),但是没有页码,可供读者阅读、下载和引用。 所有优先出版版本均未经作者校对,版式等也未按《湖泊科学》要求排版加工,只是提前发布供读者交流(阅读、下载、引用)之用。读者引用这些优先出版的论文时请务必标注DOI号。
论文内容以最终正式发表、印刷出版的印刷版为准。
拟发表论文出版原则上按照修改稿返回时间次序发表,编委会会视各期选题侧重、栏目设置、热点关注度及版面要求对论文发表次序进行调整。期刊印刷出版 (每单月6日) 后10个工作日内,编辑部将通过邮局挂号印刷品方式寄给作者期刊若干本。 若邮寄地址有变化,请及时和我们沟通修改。
稿件一经刊登,《湖泊科学》将按有关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湖泊科学》编辑部只对所有审稿通过、拟发表的论文按照有关规定收取版面费。自2024年第1期开始,为了提倡论文短小精悍,建议作者将原始数据图表及与正文核心主题关联不大的内容(如大量公式符号说明、原始支撑数据或模型模拟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结果等)以电子版附件形式呈现,或直接引用文献即可。对研究论文类超过10页以上的版面将多收50%的超版费(即:10页以内,正常收取版面费,收取标准为:300元/页;10-15页的版面,每页收取版面费450元;16-20页的论文版面,每页收取600元的版面费)。对综述类论文超过12页以上的版面将多收50%的超版费,收费具体办法参考论文类。所有录用拟发表论文如含彩版彩图,将另外加收300元/页的彩版费。
作者收到版面费汇款通知后,请通过银行办理汇款至以下账号。 汇款时须务必注明 “ ××× (第一作者姓名) 版面费”:
银行汇款户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帐号:4301010809001045207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市成贤街分理处
上述款项收到后,将挂号寄回正式发票。 发票抬头如无额外要求,将按照第一作者联系地址单位开具。 请作者务必于汇款后及时登录投稿系统,在“发票抬头”一栏登记发票的抬头单位以及纳税人识别号,填好收发票人详细地址以及手机号码。 发票邮寄地址如不是原第一作者或联系人信息,请尽早和编辑部E-mail或电话联系。
南京本地作者可直接送支票付款。支票请勿折叠,收款单位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亦可不填收款单位名称,由我所财务人员填写,以免填写差错)。
《湖泊科学》不对任何来稿收取任何审稿费,也不收取任何加急费、超版费等额外费用。目前暂不接受邮局或任何网络形式的付款或汇款,请通过银行汇款。 如系个人通过银行汇款,请保管好汇款存根。
编辑部将在论文正式发表出版后三个月内向著作权人酌付稿酬 (含版权转让费)。所有论文均酌付稿酬,如需纳税,编辑部将代作者缴税。 请作者缴纳版面费后在投稿系统中登记收款人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手机号码,论文发表后,我们会直接将稿酬汇至您提供的银行卡中。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