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09:40:20
[摘要]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建筑业运营、盈利和发展潜力进行探讨,同时利用我国建筑业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综合评价北京市建筑业竞争力。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建筑业 产业规模 经营运作
本文以北京市建筑业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建筑业竞争力分析进行综合评价。
一、企业规模
从企业资产来看,2008年,北京市建筑业企业资产合计2007年的357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662亿元,增长了30.5%,高于全国22.52%的增长速度。资产总计全国排名第一。从企业数量来看,北京各建筑业企业由2007年的2634家增长到2008年的2689家,增长率为2.09%,远低于河南,湖北等地,但也说明,北京建筑业企业的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二、市场占有率
2005年~2008年,北京市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96亿元,居全国第六位,占全国比重由期初的5.7%降到期末的5.05%。北京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较为稳定。2004年全国以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对北京市建筑业产生一定影响。
三、盈利能力
从利润总额来看,2005年一2008年,北京市建筑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9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67%,居于全国第六位,而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由期初的5.3%提高到了期求的6.15%。2004年~2007年,北京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6.64%,61.27%,57.80%,0.59%。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07年~200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由64.92%增长为65.46%,北京市由68.23%降为62.64%,逆向变动于全国水平。国际公认的资产负债率小于或等于60%为好,60%~70%为一般,大于70%为较差来衡量,北京市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水平较为合理,但还有完善空间。
四、生产效率
北京按建筑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由20180元/人提高到24672元/人,提高了22%。2006年成负增长态势。2005年~2008年间,北京的劳动生产率在前两年处于全国中上水平,由全国排名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九位,但2006年下滑为第十六位,2007年降为第二十一位,处于中等偏下。北京应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劳动生产力较高的原因,适当提高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随经济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机械化水平,意识到了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率。
下表为2008年各项指标地区排名:
五、综合评价
一般来说,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建筑业的竞争力较强,从上表的排名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这一点。我们根据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选取GDP大干等于9000万元的省市进行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地区GDP大于9000万元的省市有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北京、福建,湖北、湖南,共十三个省市。我们运用spss软件,选取能够反应建筑业竞争能力的指标:产值利税率、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总产值,市场占有率、利税总额,工程结算总额七个衡量指标,采用2008年数据,对十三个省市进行主成分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检验,认为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下表可以看出,提取两个公共因子,它们的方差贡献率达89%以上,反应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我们用这两个公共因子来表示原始的七个指标,根据Rotated Component Matrix,将其归类为产业规模因子(总产值,市场占有率,工程结算收入、利税总额),经营运作因子(产值利税率、人均利润、劳动生产力)。将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产业规模、经营运作、及综合竞争能力的得分与排名,如下表所示
我们得出结论:产业规模竞争力,北京位于第五。而几个经济大省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分列前四。上海仅次于北京,列居第六。规模竞争力主要涉及建筑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和工程结算收入4个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与建筑业发展状况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也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经营运作竞争力,北京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广东,上海紧随北京,位于第三。经营运作竞争力涉及产值利税率,人均利润、劳动生产率。北京的建筑业盈利能力较高,不论是整体行业还是大型建筑企业,其盈利能力都处于前列。这与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融资能力强、资本流通迅速,企业内部运行通畅及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和完善等多种因素有关。而排名处于前三的广东、上海其城市特点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综合分析来看,北京的综合竞争力优势明显,处于第二位。但北京在规模竞争力方面的成长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李静: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07(15)
[3]邓蓉晖夏清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6)
[4]李成伟: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研[D],上海:同济大学,2006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其他网络渠道,仅供欣赏,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email:qsllxy@163.com),我们核实后会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