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研究》(CN:37-1080/I)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蒲松龄研究》旨在推动蒲松龄研究的开展,反映国内外蒲学研究动态及其研究成果,沟通国内外蒲学研究的信息。理念为山东省社科良好级期刊。
1.如果来稿为科研项目成果,请在正文标题后打※ 号,用页注的方式提供项目名称以及项目号。
2.来稿须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应保证对其作品具有著作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著作权。
3.正文中的数据组不能同时采用图、表、文字描述,可选用其一,选择次序为:首先用图、次之用表、最后用文字。
4.论著请附 400个实词左右中英文摘要。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不分段落。
5.投稿方式:将电子版(Word 文档)发送至编委会邮箱,并以“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文章标题” 为邮件名称。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近期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既有研究以为,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有其本事,本文则另考辨其他故事渊源,以书写年代先后为原则,据目前检索所得,明末颜茂猷(?-1637)《迪吉录·松陵溪鬼忍淹泉下而不忍索代帝敕为神》之故事当更接近《王六郎》本事,本文同时分析王六郎故事与相关本事间之叙事异同与意义。《王六郎》描写许姓渔夫与王六郎之间的人鬼情谊,其间...
作者:许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聊斋志异》对于家庭教育、家庭伦理道德、家庭经济发展、家庭生活理想的描绘组成了《聊斋志异》中“家庭小说”的主要依据。而这也寄寓蒲松龄通过小说作品对美满家庭的期盼以及对家国天下的关注。
作者:方盛汉; 贺佳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河间生》与《桓侯》两篇,属于《聊斋志异》中志怪与劝善两相结合的小说,内容并不复杂。《河间生》形式上模仿柳宗元的《河间妇传》,内容却反其道而行之,宣扬“一念之差”在改恶迁善中的重要作用。《桓侯》通过三国、南宋历史人物的“穿越”相聚,暗中表明《易·复卦》中“不远复”三字符的重要性。两篇小说皆以儒家传统道德观为依归,道出...
作者:赵伯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在聊斋学研究过程中,蒲松龄的生年曾出现过1622年和1630年两种错误,1622年的错误见于阿理克院士的聊斋小说选译本和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从错误来源看,可能来自德文资料;1630年的错误来自于1920年3月天宝书局印刷、中华图书馆发行的石印本《聊斋全集》,其中有蒲松龄“享年八十有六”的错误,这一错误影响了鲁迅先生,他在《中国小说史...
作者:岳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李澹庵是蒲松龄晚年的老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此,蒲松龄还写有五篇与李澹庵相关的作品。本文具体考证了蒲、李交往的过程及五篇作品的写作背景,对研究蒲松龄晚年的生活及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崇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蒲松龄研究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蒲松龄研究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尊敬的蒲松龄研究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